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市民热议招商引资乱象: 别招来"女婿'气走"儿子"

2014年04月15日 09:55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花架子”招商何时休

    每年,我们区都会开一个招商引资动员大会,并用文件的形式下发。招商引资工作责任分解到每个区直部门,具体到引进多少项目、多少资金,并且为了引起各单位的重视,区里把这项工作列入年终考核的扣分项目。每次开完这个会,我们回来就要制定招商工作方案和措施,明确招商引资分管领导及项目联络员等等。

    按我们单位这种人员极缺的情况,平时的业务工作都由一个人兼做几个股室的工作,很难再腾出时间和精力去招商引资。况且引资也不是你有时间有精力就能做到的,真正要能引进好的项目和资金,不是专业人员、不懂市场、没有人脉和资源那可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干着急。以前我没有管办公室的工作,对我们单位最后是如何“招的商”都不太清楚,只知道每次年终听领导向区里来考核的同志汇报,我们单位都按时按量完成了任务。这不禁让我纳闷,平时也没怎么见人负责抓这个事,怎么凭空就谈好了项目、引进了资金呢?

    今年我们单位又被区里分配了“年内引进1个固定资产投资在300万元以上的产业项目”的任务,因为办公室主任出差,我替他开了会向领导汇报。看着这么大的一笔数字,我表示担忧。领导看着我笑了,后来我才知道,其实我们每年只管做好表面文章(上报文件资料)就行了,至于真正引进来的项目,那是没影的事。到年底要交任务时,就和区商务局“协调沟通”好,让他们想办法从那些有意向的项目里挤出一个指标给我们。其实这样的情况,在区里俯拾皆是。大家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做着骗己骗人的“无用功”,一切以完成好上级交办的任务为重。

    我们这些与招商工作根本沾不上边的单位,每年为了做出些好看的“新举措”应付上级,硬着头皮写方案、出台文件、建立领导小组等,这样搞“花架子”的事为什么就不能杜绝呢?它对我们究竟有什么好处,值得年复一年地重复呢?我看,在政府与市场关系中,这种招商引资的乱象首先应该得到重视,不能再一提重视什么事,就把它们一股脑儿往基层单位压,要多考虑实践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要扎扎实实地做好招商工作,不能只是一窝蜂地搞“运动式”“呐喊式”招商。这样的事办多了,就是形式主义,就是逼人造假,对我们的社会一点意义都没有。

    希望让我们这些行政职能部门做好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不要再像“八爪鱼”一样到处乱抓,这样的结果是,什么事也没有做好,只做了一堆“假大空”的浪费纸张的文件和资料。

    湖南衡阳市 甄 颜

    改进政绩考核 杜绝饥渴招商

    据笔者调查,近些年来,一些基层政府在招商引资中不能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违背市场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的现象突出。比如一些粮食主产区对发展在当地有基础、有优势、有潜力的粮食生产,无太多的热情,不从本地发展粮食生产的优势出发,不顾客观条件,热衷于另起炉灶,另铺摊子,对招商引资、建设工业园区满腔热忱;实际工作中不管三七二十一,“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甚至以牺牲农业的代价(多数情况下是被圈占的廉价耕地)来换取工业的暂时发展。

    一些粮食主产区的基层政府之所以“冷粮热工”,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误认为粮食生产是最常规的工作,显示不出加快发展的大气魄、大手笔,会让外界认为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平庸无能,于是跟风赶时髦,盲目招商引资、发展工业。二是发展粮食对国家粮食安全有贡献,但与当地财政收入关联不大。而发展工业可以立竿见影,当地财政在土地、工业税收上能立马见到效益。三是招商引资、发展工业上级有硬性要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多出政绩,急功近利。

    要让政府之手缩回去,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笔者认为关键要改变政绩考核,过去以经济指标论英雄的考评指标体系和考评方式不能再“涛声依旧”下去了,必须尽快改变。一是要改进考核内容。借助当前“不再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的契机,健全与科学发展相匹配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方式,通过科学考核评价引领科学发展,改变以招商论英雄的官场风气与社会氛围。二是要因地制宜。我国地域广阔,情况千差万别,在考核上不能“一锅煮”“一刀切”“上下一般粗”,必须根据不同层级、不同地区和功能区的情况,因地制宜设置不同的考核指标和内容。三是考官意还要考民意。应多听群众的意见,让民意成为考核官员的“秤砣”。

    河南南阳市宛城区 李明亮

    别招来“女婿”气走“儿子”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官员迷信“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热衷于大张旗鼓到外地招商引资,对本地企业不但不闻不问,而且还抓“辫子”、卡“脖子”,阻碍其发展和壮大。

    由于从外地招来的企业与本地企业之间存在着政策优惠、扶持措施、市场信息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巨大落差,使一些本地企业经营举步维艰,难以发展,不得不到外地安家落户,谋求发展。

    这种“招来女婿,气走儿子”的做法,反映了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对本地企业及人才的忽视、排挤和冷落。其实,外来的“和尚”也会念歪经。所以,无论是对外地招来的“女婿”,还是本地土生土长的“儿子”,都应给予必要的关心、鼓励和支持。既要让“女婿”真正留得住,也要支持“儿子”走自主创新发展之路,树立自主创新品牌。外资经营与自主创新品牌协调发展,才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云南宣威市 周均虎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