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两岸业界精英厦门共议中国流通业发展大计

2014年04月16日 18: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两岸业界精英厦门共议中国流通业发展大计
“2014中国(厦门)流通经济与城市发展论坛”16日在厦门举办 杨伏山 摄
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 杨伏山 摄

  中新网厦门4月16日电 (记者 杨伏山)来自政、商、学、研各领域的主管领导、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16日云集厦门,聚焦中国流通经济与城市发展,为落户于厦门市的海峡现代城诠释全新的商业模式,共同探寻未来中国流通业发展大计。

  以“赢在海西,畅想未来--新型产业综合体让城市更美好”为主题的“2014中国(厦门)流通经济与城市发展论坛”当天在厦门举办,该论坛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和中国商报社主办。

  主办者称,现代流通产业在内地促消费、拉动产业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包括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内的中国流通产业能否激发市场的潜力,挖掘消费潜力等是人们关注研讨的焦点,也是组织本次论坛的初衷和目的。

  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应邀莅会发表主题演讲。他说,2013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46.1%,在国民经济增加值排序中首次居于第一位。包括商贸流通业的服务业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特征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方向,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标志。

  他认为,中国服务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也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充满竞争的市场,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应该有世界的眼光,战略的思维,前瞻性的意识,实事求是的态度。

  他坦承,当前中国服务业发展水平与世界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从服务业产业增加值占比的数量看规模还不够大,只有26万亿人民币,占比也很低,世界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平均水平已经超过60%,中国才46.1%。服务业的结构和质量差距更加的明显,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协作的程度不高,从整体上看服务业的水平还比较低,服务业竞争力不强,服务贸易逆差还居于世界前列。

  国家商务部流通发展司副司长王德生称,2012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入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首次把流通产业提到国民经济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的高度;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完善现代市场机制,加快国内外贸易体制,建设法制化营商环境和目标,这将为中国流通业发展营造施展功夫的广阔舞台。

  他认为,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流通产业面临着由大到强,模式转型,成本提升的巨大压力和挑战,流通业要担起重任。

  厦门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秋雄说,现在内地很多具有较强经济力的城市都是通过发展现代流通业,提高流通竞争力来形成持续不断的城市竞争力。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同样离不开流通业的快速发展。

  他认为,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下行压力较大,流通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下在厦门举办2014中国厦门流通经济与城市发展论坛,探讨整个中国流通产业的发展趋势,为城市商贸流通业发展出谋划策,将为厦门流通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这次论坛主题赢在海西,畅想未来,让城市更美好,与厦门市编织的美丽厦门战略构想相符合。陈秋雄希望该市致力于发展现代流通业的项目——海峡现代城,能充分吸纳各界专家的良策,为厦漳泉区域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承办本次论坛的厦门汇景集团海峡现代城总裁庄顺茂介绍说,厦门当前正在大力推动美丽厦门战略的实施,构建大海湾城市战略,以产业升级带动城市升级。

  海峡现代城立足厦门,辐射海西,跨越两岸,集现代物流、智慧产业、电子商务、两岸合作等,从而实现区域现代物流的充分整合,构建区域现代新兴产业的云平台。厦门市全力打造产业物流等千亿产业,力求建立全球范围内的产业优势。这一切对海峡现代城项目的发展提供良好机遇和难得契机。

  台湾经济主管部门官员周国钦认为,两岸应推动共同建构跨岸甚至跨国际的物流网。从2008年两岸大三通启航,2010年两岸签订ECFA,带动两岸正式贸易金额逐年上升,到去年2013年已经达到1244亿美金,我们可以了解到厂商无论在大陆还是台湾,都是用自己所谓的供应链网络,做得很好,行之有效。

  然而,两岸很多中小型的中间企业,要让它自己有一个供应链相当困难。所以我们的想法是在台湾统一有一个供应链平台,如果在大陆,比如厦门也是一个供应链的平台,就可以为两边的中小型企业提供一个供应链平台,让他们做大企业。可以科技化促进两岸产业链共同的整合。

  他表示,未来两岸合作方向,希望能够应用科技技术让服务能够创新;其次,跨境服务整合与推动,能够国际化的布局;第三,能掌握两岸政策争取商机。我们的物流环境越来越好,希望我们未来能够在各方面挖掘潜能。(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