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滇越边贸20年:稳中“求变”

2014年04月22日 13: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云南文山4月22日电 (和晓莹 史广林)22日,天保口岸一开关,越南大姐阿荣就蹬着满载果蔬的小三轮进入中国境内,卖完果蔬再拉上满满一车中国货回越南。经过20年的发展,天保口岸的中越贸易已经从几间铁皮房发展成边贸一条街。

  天保口岸位于云南山州麻栗坡县与越南河江市清水河口岸相邻。1993年国务院批准天保口岸为国家级一类开放口岸。

  “口岸刚开通的时候,卖几分钱的沙灰桶,都可以赚很多。”中越边贸街上的商人杨汉安望着口岸上来来往往的大货车,百无聊赖地打发着时间。

  二十年前,嗅到商机,原本和弟弟在河口做生意的杨汉安,来到天保口岸,决定来这里赌一把。

  “刚来这里的时候,尽管只有几间简易房。但是来这里进货的越南人太多了,根本供不应求。”刚到天保口岸,杨汉安找了个本地媳妇,他卖旅行包,媳妇卖自行车,每天有几十拨越南商人来他们的铺子里拿货,短短几年时间,他的生意就从一个小小的街边摊变成几大间卖红木家具和越南特产的铺子。

  “你看,现在都去做大宗进出口了,我们这些小生意不好整啦。”杨汉安无奈地说。

  和杨汉安一样,在天保口岸做了20多年生意的刘维新也遇到了同样的难题。

  “以前越南人不挑的,我们卖什么他们买什么,现在竞争大了,他们对商品质量也越来越讲究。”刘维新说,随着两国经济的发展,来中国边贸街拿散货的越南人越来越少,边贸街上的商人们只能组织商会每年到越南10多个省进行展销。

  “口岸开始恢复开通的时候,越方的日用百货和一些针织品很匮乏,云南的交通业很不发达,就形成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日本、台湾、韩国的投资商,逐步到越南进行投资建厂以后,这方面的产品他们的需求逐步减少了。”云南文山天保口岸办主任徐笠介绍,2002年到2006年之间,中越边贸的小商品贸易空间非常大;2006年以后,电力等大宗出口代替了小商品的小打小闹。

  “以前主要是药材、果蔬的交易,现在像一些矿产、旋切木的进口量比较大。”徐笠说,进口方面也有一定的转变,能源间的互换成了如今两国贸易的主旋律。

  “现在形势不一样了,我们必须探索新的路子。”徐笠认为,天保口岸边贸20年,变化迅速,水果换啤酒,药材换香皂的年代已经过去。如何转变思维,稳中求变是摆在他们面前最大的挑战。(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