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治理乱收费非一纸禁令可为

2014年04月28日 10:01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审计署、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5部门联合出台意见,强调要坚决查处“以钱择校、以分择生、以权入学”等违规行为。此前,广州市明确,今年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如果乱收费,对校(园)长一律先免职再处理。

    每到招生入学前夕,教育部等相关部门都会出台“择校费”的若干“禁令”。从曾经的“取消评优”到如今的“实名曝光”,再到部分地区的“零容忍”。可以说,教育部对择校乱收费行为的打击从未中断,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效。但无奈年年禁,乱象却年年有,每每提到教育乱收费,家长仍是有苦难言。

    笔者认为,教育乱收费之所以屡禁不止,其根本原因在于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教育投入不足。曾经只在一些农村学校才存在的“举债办学”现象,如今已发展到城市。根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确认,目前我国普通高中负债已达1600亿元。在如此环境下,一些学校为了“生存”,除了乱收费似乎难有他策。

    教育功利化现象同样不容忽视。在教学质量和升学成绩的指挥棒下,一些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师为谋取利益,利用了家长对孩子“成才心切”的心态,利用紧缺的优质教育资源乱收费,趁机哄抬收费标准,漫天要价。在优质教育资源的吸引下,部分家长觉得:与其相信“禁令”,不如相信“潜规则”,无形中助长了学校的乱收费行为。此外,一些必要的服务性和摊派性收费项目,由于相关部门监督管理的缺失,也给变相乱收费以可乘之机。

    治理教育乱收费是一项复杂工程,其矛头不能只对准乱收费的学校违规行为,更要对准应负责任的相关各级政府部门。从现有政策看,教育部门正在逐步建立起一套从经费投入、教育资源、统一标准、监督管理机制,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如何整合现有政策、狠抓落实。从长远看,增加教育投入仍是解决教育乱收费的根本保障。在这个思路下,需对于产生乱收费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准问题症结,实现教育资源和教师资源的科学发展和合理配置。应该看到,治理教育乱收费非一日之功,唯有一套长效稳定的可执行机制,方可使乱收费失去生存土壤。

【编辑:种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