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海国资流动平台将实质性启动

2014年05月18日 09:56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沪上国资改革风起云涌。今年以来,从国资国企战略重组,到一线企业和管理部门的制度创新设计,混合所有制、分类监管、国资流动平台、长效激励……一系列名词成为企业界、资本市场关注的热词。

  上海,一直是“国资重镇”。去年12月,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发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上海国资系统全力推进,新一轮改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展开画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国资委主任徐逸波表示,国资国企改革的蓝图已经绘就,眼下要聚焦重点,狠抓落实,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

  5个多月过去,国资国企改革在产业、文化、金融三大领域齐头并进,混合所有制已见端倪,企业活力和竞争力进一步释放。改革推进中,沪上国企规模与效益快速增长,今年一季度,全市国资委系统企业实现营收同比增长10.6%;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3.9%,利润增速追上并赶超了规模增速。

  “许久未见”的大规模重组背后

  公众眼中,去年“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发布以来,最大的变化,来自企业整合、资本重组。

  12月18日,“上海国资国企改革20条”发布第二天,东浩兰生集团宣布重组合并。

  此后至今,几乎每个月都有“大动作”。绿地集团引入战略投资者加快整体上市;勘测院与三峡集团重组联合;光明食品重组蔬菜集团;工投集团、商投集团、农投集团等投资公司重组;浦发银行等金融国资启动纵向整合;文广集团整合挂牌。上海建工、耀皮玻璃、双钱股份等10余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完成或启动融资重组方案……

  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推动整体上市……上海国资领域如此大规模的资本运作,已许久未见。机构分析人士指出,过去数月内上海国企资产重组案例,超过近年来的总量。

  “速度和数量不是关键,更重要的是内容上的变化。”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新一轮的重组,不再是“左手口袋进右手口袋”,也不是简单的“国退民进”。目前的改革,既有国资内部重组,也有引入非公经济战略投资者,甚至还有从国资到外资的重组。形式多样,充分体现出新一轮国企重组具有开放性和市场化的显著特征。

  形式没有定势,目标却高度一致:提升国企竞争力,放大国资效益。东浩、兰生集团合并,是国企与国企的重组,旨在优势互补,将资源集中到最有竞争力的业态上;城投联姻弘毅投资,为的是帮助传统产业更好实现经营模式转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美国史带控股大众保险,为后者引入国际先进经验,推动企业管理体制机制深度变革。

  在最引人关注的绿地集团改革中,先是引入多家非公战略投资者,降低国资股比,继而通过借壳,推进A股整体上市。步步紧扣的改革行动,让绿地的混合所有制更加充分、完善,使领军企业拥有更有市场竞争力的体制机制。“绿地近期的改革有很强的示范效应。”上海国资研究专家表示。

  顶层设计与自主改革

  企业的具体改革中,国资监管部门的“顶层设计”思路已然显现:发挥资本力量,用“管资本”的方式带动企业转型、结构调整、机制创新。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出明确要求。新一轮上海国资国企改革,按照这一要求,结合上海实际,探索混合所有制实现形式,打造公众公司、推动整体上市成为重要途径。借助多年来在国有资产资本化、证券化上的探索,公开公平、充分监管的资本市场正成为国资国企改革、混合所有制发展的坚实土壤。

  “整体上市就好比让企业赤身面对公众,一切都要公开透明,一切决策都要向股东、向市场负责。”上港集团董事长陈戌源对整体上市前后感受到的企业之变深有感触。上港、上汽、上海建工,多家近年来完成整体上市的上海国企业绩均领跑行业,体制机制灵活创新,“公众公司”的属性已然呈现。目前,上海正沿着这一方向,积极推动更多竞争类企业集团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对于尚不具有上市条件的国企,加快其股份制改革。

  今年以来,多家上海龙头企业进行战略重组,国资股比有所下降,但国资质和量反有提升。绿地等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伴随着企业增资扩股,国资比重下降同时,资产总额大幅增加。随着改革进一步为企业发展带来红利,国资资产的“盘子”和收益有望提升。

  国资股份从一些企业退出后,通过即将建立的国资流动平台,盘活的国有资本可以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国资将有效地在调结构、转方式中发挥主导作用。

  这一国资流动平台,已成为当下各界关注的改革焦点之一。市国资委介绍,结合平台建设,可以进一步完善国资管理体系,通过制度设计和功能界定,使国资委更好地履行出资人职责管好资本。

  国资流动平台建设,与放权企业自主经营并不矛盾。下转◆5版

  (上接第1版)相反,有了资本运作和资源配置的公开平台后,监管部门“管资本”能力强化,可以在经营上进一步放权企业,让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经营主体。

  当前改革的顶层设计中,上海特别强调鼓励企业进行“自主改革”。市国资委介绍,鼓励企业转制与转型结合,在企业酝酿改革方案时,除规定动作外,要增加自选动作。

  不少大型国企集团负责人已经初步提出各具特色的改革设想:有企业谋划在发展的新业态中率先实现混合所有制,有企业建议联手上海其他国企,建立用于企业出海的“跨国基金”……

  要发挥企业主观能动,激发企业经营者的活力至关重要。3月,上海国资改革一份“三个视同于”的细则出台,直指国企领导班子的考核标准体系,触及企业经营者切身利益,为的是最大程度解开对企业家的束缚,让企业家敢于创新,勇于转型。

  改革提速,为的是转型提速

  全年12项重点工作、41项分解任务,今年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日历已排得满满当当。

  市国资委介绍,前一轮改革重点是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这一轮改革的显著特征是国资改革带动国企发展,改革与转型结合。“以前我们是看着中国地图搞市场,现在要看着世界地图搞企业。”这不仅意味着企业要走出去,更意味着国资国企改革要放宽眼界,向全球化企业对标,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企业。

  新的标杆下,改革进程还将提速。上海具有创新特色的“国资流动平台”将实质性启动,按“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稳健操作”原则,划入部分上市公司或非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盘活用好国有资产。

  上海已完成竞争类、功能类、公共服务类国企的分类。下一步,将按照分类监管的要求,转变履职方式,制定出台“管好资本、服务企业的履职清单”,切实做到管少管精管好。

  市国资委表示,本市将聚焦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布局结构、公司治理、考核激励、风险控制等重点,通过公司章程、任期契约、履职清单和社会协同等方式,完善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管理的监管体系,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监管体制。

  新出炉的“三个视同于”是本轮国资改革中对经营者激励的一份重要改革细则,而在这之后,更多措施将陆续出台。绩效考核上,功能类、公共服务类企业将引入政府主管部门和第三方评价。激励约束上,将制定竞争类企业中长期激励操作指引,结合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实施中长期激励,部分功能类和公共服务类企业实行专项奖励。选人用人上,也将进一步落实董事会选人用人权。本报记者 徐蒙

【编辑:黄政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