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聚焦我国首批基础设施等领域向社会资本开放

2014年05月21日 21:3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记者江国成、安蓓、郑晓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1日公布了我国首批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等5大领域向社会资本开放的投资示范项目清单,全部80个项目。实施这些示范项目对我国当前和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经济体制机制改革有怎样的意义?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专家。

  扩内需 稳增长

  “让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进入一些具有自然垄断性质、过去以政府资金和国企投资为主导的领域,有利于扩内需,增供给,稳增长,激活企业的活力和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长期从事宏观经济研究工作的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说,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一季度GDP增长率为7.4%,虽然仍在合理增长区间以内,但是未来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难度加大。一季度经济下行主要来自投资增速下降过快。而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投资是重要的一环。

  他解释说,消费在居民收入没有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难以在短期内有较大提升;出口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尤其在全球经济复苏基础不稳、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优势减弱情况下,也很难给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力。因此,“稳增长”的重要手段就是“稳投资”。

  他认为这些投资项目的实施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消化钢铁、水泥、玻璃等过剩产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也认为推进80个示范项目将为稳增长带来新鲜活力。最近一个时期,地方经济竞争力有所下降,引入社会资本有利于扩大投资。

  优化投资结构 加快改善民生

  在谈到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的意义时,徐洪才表示,在新形势下,不能再走政府主导投资的老路,这容易加剧产能过剩和导致经济结构扭曲。要激发市场投资活力,优化投资结构,就必须打破国有企业在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的垄断,鼓励社会资本平等参与投资,可以盘活民间资本存量,激发市场投资活力。

  他认为这些示范项目有利于优化我国投资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并将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夯实基础。

  专家认为,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此前存在“玻璃门”和“弹簧门”的油气管网和储气设施,有利于更好地加快我国的能源生产和供应,保障国计民生。

  为治理大气污染,保障和改善民生,我国近年来大幅度增加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供应。此次公布的示范项目包括油气管网和储气设施包括西气东输三线中段工程、陕京四线天然气管道工程等10个项目。

  对此,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刘毅军说,对于民营资本来说,石油石化行业是相对比较难进入的领域。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这一领域的呼声一直比较高。将油气管网和储运设施等基础设施向民营资本在内的社会资本开放,无疑是推动石油石化行业开放向前迈进的重要一步。而多元化投资也可以解决石油石化行业资金短缺的问题,有利于调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也符合国际惯例。

  把样板工程建设作为促改革的抓手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政府有关部门和国企要做好示范项目的组织实施、宣传引导、服务监管工作,让社会资本愿进来、进得来、留得住、可流动。努力把示范项目建成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营运的样板工程。

  对此,徐洪才说,这意味着把样板工程建设作为促改革的抓手:有关政府部门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担、利益共享的投融资体制机制,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以合资、独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建设营运。

  事实上,为鼓励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发展改革委法规司正会同相关部门加紧开展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立法工作。

  发展改革委基础产业司副司长任虹副司长认为,在现阶段研究交通基础设施利用社会资本问题,应注意五方面问题,包括社会资本进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制度、法律、环境等亟待规范完善,加强社会资本提供公共服务义务的制度设计,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非常重要。

  保护社会资本的合法权益是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的关键。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刘毅军说,从中国天然气消费市场的增长潜力来看,外部投资预计会有稳定收益。但未来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进入后,投资者的利益如何得到保护。“应考虑建立能够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长效机制,包括退出机制的建立。未来在这方面如果能取得好的进展,才是更加重要的。”

  徐洪才说,如果社会资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必将再次挫伤社会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将不利于我国扩大投资,促进就业和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大局。

【编辑:种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