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吴敬琏:没有竞争的市场比没有市场更可怕

2014年06月03日 09:59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改革30多年来,有这样一种情况:经过讨论甚至激烈辩论得出的正确结论,形成党和政府的文件,成为可执行的纲领和政策。但在执行过程中,却渐渐变成了一个口号,忘了它当初所针对的问题。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列出了60条、336项重大改革,它会不会又变成口号呢?我希望它不会发生。”经济学家吴敬琏有这样的思虑。

    日前,北京三联韬奋书店举办吴敬琏《直面大转型时代》新书发布会。吴敬琏与本书特约编辑、《财经》杂志主笔马国川一起,直言中国改革。

    该书收录了吴敬琏自2007年至2013年间的50篇文章,分为“让历史照亮未来的道路”、“中国经济面临的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呼吁重启改革”、“如何重启改革”、“知识分子的责任、追求与情怀”等5个部分。

    1990年前后,决定中国经济方向的“计划派”和“市场派”展开了一场论战,吴敬琏不但捍卫“商品经济”,还进一步提出“市场经济”这个新名词,从此“吴市场”的绰号不胫而走,但这在当时并非美称。

    马国川说:“编辑这本书时,我觉得把吴敬琏称作‘吴改革’更合适。在2008年以前,对改革的质疑声非常强烈,他不改初衷,一直坚定地维护改革这面旗帜。书中文章千秋各异,但一以贯之的就是两个字——改革。”

    吴敬琏认为,从2007年以来,改革实际上面对两个问题。一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困难。“从1995年就开始说要转型,一直转不过来。为什么?归根到底就一个原因——体制性障碍,政府仍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性作用。”二是腐败问题越来越严重。吴敬琏在2012年10月的一篇文章中明确指出,腐败的实质是“权力寻租”,根源在于“不受约束的权力”,治本之策是“全面改革,使权力不能任意插手资源配置,同时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把权力关进笼子”。吴敬琏说:“说到底,从体制上根治腐败,一要靠市场化,一要靠法治。”

    在该书中,吴敬琏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发表了犀利的观点。关于拆迁,他提出,“拆迁应当法治化”、“基层政府不应公司化”、“公平交易”三点。“对于像唐福珍自焚案这样极为惨烈的事件,基层政府更需要深切自省:执法行为是否合法妥当?对被拆迁人的利益考虑是否周详?特别是在老百姓以命相搏的时候,是否为其提供了公平而顺畅的利益诉求通道?”

    关于医疗改革,也出现了问题。如,公立医院改革。“医改文件要求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所谓公益性,我认为是非营利性,但相当多人认为,公立医院提供的是公共品。既然是公共品,那么政府就应当完全负责了吧?但国家拨款又只能覆盖医院费用的很小一部分。”吴敬琏认为,应该把“医疗费用的筹措”与“医疗服务的提供”两件事分开。“基本医疗费用应该由政府来负责,而医疗服务通过市场来提供,通过竞争形成价格。”

    关于“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命题,吴敬琏不赞同以强势政府控制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为特征的模式。他说:“只有坚持市场化、法制化、民主化的改革道路,建立包容性的经济和政治制度,中国才有光明的未来。”

    马国川介绍,在“十八大”以前,吴敬琏一直呼吁重启改革,“十八大”以后,他转向研究如何重启改革。

    回忆起1992年“十四大”和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是如何重启改革的,吴敬琏说:“分三步,第一步是以问题为导向,来分析产生问题的体制性根源;第二步是开列出改革的总单子,形成所谓‘最小一揽子’改革方案,突破关键领域的改革;第三步是执行这个方案。”

    但在之后的执行过程中,吴敬琏发现进展并不顺利,如,国有企业改革。“从‘管企业’到‘管资本’,这句话如果脱离了针对的问题,会变得非常表面,就成了‘应该允许一些民营资本进入国企’。”吴敬琏说,“事实上,国企面临的问题仍是行政力量占据主导。国有资本不应与民争利,这是一个根本的路子。如果没有这个问题意识,改革的路怎么走?”

    “十八大”释放了新一轮改革的信息。吴敬琏着眼的是如何全面深化改革、当务之急是什么、总体方案是什么、关键领域是什么等问题。吴敬琏说:“没有竞争的市场比没有市场更可怕。新一轮改革的核心应该是建立竞争性的市场经济体系,完善法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在《直面大转型时代》第5部分,吴敬琏讲述了自己与顾准、王元化、薛暮桥、于光远等著名经济学家和人文学者的交往故事,描画了老一辈知识分子在大转型时代的探索与追求。在发布会上,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说:“这一部分看似与前面脱节,但内在逻辑是一脉相承的,显示出吴先生推崇的一种有胆识、有气魄、有担当、敢为天下先的知识分子精神。”

    李昕还透露了本书出版过程中的一个细节。吴敬琏把书稿交给三联书店时,尚未取名。李昕看了目录,建议叫《面对大转型时代》。吴敬琏说:“不要用‘面对’,用‘直面’。”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