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定向降准”不是政策转向的风向标

2014年06月11日 07:34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 社论

    “定向降准”不是政策转向放开刺激的风向标;是表明现阶段不会全面降准降息的风向标。与其说“定向降准”试探的是货币政策的宽与紧,不如说试探的是优化实体经济环境的空间有多大。

    6月9日晚间央行宣布,从2014年6月16日起,对符合审慎经营要求且“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两个月内第二次使用“定向降准”的调控手段。作为最近两年仅使用过三次的调控工具,“定向降准”引发了两极化的解读。那么,“定向降准”到底是什么样的风向标?

    首先,“定向降准”不是政策转向放开刺激的风向标。尽管定向降准覆盖大约2/3的城商行、80%的非县域农商行和90%的非县域农合行,但四大行和主要股份制银行不符合“定向降准”的资质,这也就意味着最强大的信贷方不参与其中,而“定向降准”所释放的流动性,很可能不足千亿。实际上,即使不是“定向降准”而是全面降准,所释放的流动性也不过3500亿元。真是经济到了需要强刺激的时候,一次全面降准都算小手笔。

    其次,“定向降准”是表明现阶段不会全面降准降息的风向标。尽管全面降息降准是短期提振经济最有效的工具,但同时也是让经济长期陷入委顿的有效工具。一方面,由于差别化贷款利率的存在,假如全面释放流动性,结果只能是一个:国有企业将获得优惠利率贷款,而嗷嗷待哺的中小微企业要么获得高成本贷款要么继续一无所获。但“补强不补弱”最终会进一步加剧经济失衡。另一方面,全面释放流动性会导致贷款无法定向,并习惯性地流向从房地产到“三高”行业中,不仅不能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贷款难问题,还会阻滞必要的经济结构调整进程,进一步加剧几乎已在所有行业出现的高库存问题。

    或许,正是出于种种两难考量,出现了央行与其他部委之间就货币政策进行博弈的传闻。即使确实存在争议,也属正常。过去高频率使用皆大欢喜的货币政策工具,而低速度推进财税机制等深水区改革,这之间的不协调,已经显示出了许多副作用。因此,对于货币工具的使用,多一些争论多一些慎重没什么不好。

    而“定向降准”就是既旨在防止货币政策副作用、又旨在及时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一剂温药。只不过,这剂药能否定向到三农和小微企业,能否发挥预期的杠杆作用,还是未知之数。三农产业和小微企业的天然融资弱势在于,缺乏可靠的担保和信用评估机制,不属于商业银行的优先选择。即使获得新信贷额度的金融机构,也可能出于风险控制的考量而持慎重态度。因此,“定向降准”之于三农产业和小微企业的补益,还会打折。

    不从财税政策的倾斜、政府权力的自敛、货币工具的善用等多方面改善三农产业、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那么“定向降准”就效果有限。就此而言,与其说“定向降准”试探的是货币政策的宽与紧,不如说试探的是优化实体经济环境的空间有多大。

【编辑:种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