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年中经济观察:"新常态"能否带领中国经济走出怪圈?

2014年06月17日 08: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6月17日电 题:“新常态”能否带领中国经济走出怪圈?

  中新社记者 石岩

  近期中国国内有个词挺火,那就是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这一表述最先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总裁埃里安提出,而助其跻身国内舆论焦点的,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日前在河南考察时,习近平如是指出。

  作为习近平提出上述论断的一大背景,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大爆发宣告了世界经济步入“大调整”与“大过渡”的时期,这一国际背景与中国阶段性因素相叠加,从而决定了中国经济进入增速阶段性回落阶段。而这,也已在年初以来的各项经济指数上有所体现。

  毋庸讳言的是,对于上述“新常态”,国内一些舆论尚未能完全适应,更谈不上“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面对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态势,国内外对于大规模刺激政策的呼声再起,这一切都是那样的熟悉,唯独不同的是决策者的应对。

  “我们不会为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的强刺激政策。”在4月初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上,面对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的回落态势,中国总理李克强的回应不可谓不明确。但近期以来,由楼市低迷、外贸疲弱等触发的“救市”论调再度上扬,决策层如何拆招一时扑朔迷离。这便是“新常态”论断提出的大背景。

  分析决策层释放出的信号或可理解,前者已经深刻意识到,本轮经济下行的主导因素,是潜在增速的回落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总需求不足,是结构性的趋势性下滑而非周期性的波动。在此形势下,再次祭出凯恩斯式的逆周期调控手段,实施大规模投资以刺激需求,不仅将因“不对症”而产生大量副作用,而且会人为阻断正在进行的改革与结构调整进程,助推中国经济进入另一个“死循环”怪圈。

  有鉴于此,“新常态”论断的要义其实是在于“平常心”——认识到本轮经济增速下调的结构性和趋势性,便要对告别大规模刺激政策抱持平常心,对企业利润空间受挤压、就业和财政压力加大、楼市去泡沫化等触发的阵痛抱持平常心。在此基础上,持续推进现下各项改革,使市场规律这只无形的手更多发挥作用。

  而自“新常态”论断提出至今,决策层的一系列部署也不断诠释和完善着这一论断的内涵。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货币政策保持总量稳健的基础上,官方已着力对“三农”和小微企业实施定向宽松。以此为代表的“定向”微刺激,被认为是代表了接下来调控的“新常态”——摒弃“撒胡椒面”式的做法,更注重定向调控,瞄准突出问题确定“靶点”,在精准、及时、适度上下功夫。

  作为宏观调控的另一个“新常态”,习近平强调,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问题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这被认为是中央完善宏观调控及政府治理能力的总动员,亦被视为是强力破除对“阳奉阴违”等改革阻力的宣战,而后者,被认为是造成过往调控沦为“空调”的重要肇因。

  需要指出的是,面对当前经济增速下滑引发的各种阵痛,“平常心”何其不易,政策阻力之大也不难想象。在此形势下,“新常态”论断及建立在其上的各项政策举措能否带中国经济彻底走出怪圈,关键在于落实,而难点也在落实上。(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