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企业债占全球三成 应有稳妥应对之策

2014年07月03日 16:57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据媒体披露,中国企业债务规模达14.2万亿美元,占全球三成份额,超过美国13.1万亿美元;企业债务包括贷款和债券,相当于GDP的119%,成为全球企业债务规模最高国家。且据标准普尔预计,截至2018年,中国新增债务和融资需求将达到20.4万亿美元,而美国预计将为14万亿美元左右。众多国际金融机构纷纷对中国企业债务风险提出预警。

  我国企业债务规模庞大,占GDP比重高,确实惊人,但不能盲目指责企业;能对企业高负债理性分析和科学判断,就会知道企业高负债有其必然性,因为这些债务涉及企业逾8500家,平均值就低了。且造成高负债也有客观原因,2008年金融危机后,政府推出4万亿元刺激政策,由于融资成本极低,很多企业将资金扎堆投入高度竞争和低回报的项目,不少企业还可轻松地从银行和比较快速地从债券市场融资;且企业发债融资成本较低,债券票面利率基本在5%左右;而有些大型央企及国企融资利率在4%左右;加上各级地方政府单纯追求GDP增长,更助动了企业盲目投资和扩张规模,造成了大量产能过剩项目,比如钢铁、水泥、电解铝、光伏产业、房地产等等,在遭遇如今世界范围内经济萧条时,投资回报低和收回难问题就暴露无遗了。

  然而,企业高负债现象,又不能不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和警惕。因为企业高负债潜藏各种风险:一方面,在经济下行期,国内各产业不景气情况下,企业占用资金越来越多,且这种资金大多靠银行贷款和企业发债,成本不低。据相关统计,2013年前5个月,公司债平均票面利率约5.1%,2013年6月起,公司债平均票面利率开始上涨,2013年12月平均票面利率达到7.89%,今年2月份达到了7.9%的高位。更为严重的是有不少企业资金有约1/4到1/3来源于影子银行,这意味企业债务成本更高、风险更大。这种财务状况若不扭转,企业整体财务支出不断攀升,经营成本会更大,有可能倒逼企业全面出现经营亏损,更加丧失偿债能力。另一方面,高负债表明企业高资金占用,资金周围效率越来越慢,资金使用效益越来越低。据摩根大通分析,企业投资效率在降低,单位产出增加所需资本从2006年的2.9上升到2012年的6.2;投资平均收益率从2000-2008年的8%-10%下降至2012年的2.7%。工业部门利润率由2011年的6.8%下降至2012年5.9%和2013年6.0%。不断下滑的经营效益,意味着企业短期内难以抽出足够资金用来偿付各种债务,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不断集中,有一大批企业会被逼上关门停产之路,还会引发系统债务违约风险。而且尽管中国银行业有着8190亿元超额准备金,但企业普遍违约,会使银行业产生大量坏账,对银行业整体发展造成巨大冲击。同时,部分企业通过发债获得的资金,因为到期不能兑付,使大量民众财富面临“打水漂”危险,还有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问题。再一方面,企业高负债现象还会倒逼政府和银行通过展期等手段,掩盖债务风险,滋长企业对银行贷款和发债的依赖惯性,形成企业负债怪圈,不利于推动企业主动转型和升级;把债务风险无限期拖后,对中国经济复苏带来不利影响。

  企业高负债现状,对中国经济潜在的威胁已一目了然,但不必过分担忧,更不能表现出麻木不仁、惊惶失措或无所作为倾向。政府、银行、企业三方面应认清形势,把握机会,制定出有效应对之策。从目前看,监管部门应对企业申请发债把好关口,严格审查企业发债资料的真实性,杜绝一些企业采取造假包装业绩而发行企业债行为,确保企业发债与其经营规模、偿债能力、企业发展潜力等状况相适应,防止一些不良企业通过发债将风险传染给社会,最终使国家和民众受害。同时,督促企业提高发债财务透明度,将负债状况和变化情况准确反馈给广大投资者,让投资者能做出正确判断;评级机构、审计机构、承销商等社会中介机构要充分发挥事后监督作用,防止企业发债资金转移或挪着他用,确保发债资金全部用于生产经营。银行部门对企业发放贷款要采取灵活政策,对企业贷款进行“筛选”,好中选优,防止出现贷款一律卡死使一些有发展能力和经营潜力企业失去支持而陷入经营困境;更不能再像过去那样追求高回报不顾风险盲目支持产能过剩产业,从而加剧企业债台高筑,最终使自己成为受害者。企业要根据自身实力和潜力,对市场做出正确判断,该去库存去产能就抱定“壮士断腕”决心,坚决地去库存去产能,防止债务规模进一步膨胀;与此同时,抓紧产业突围,找准转型升级突破口,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尽快减轻债务负担,提高综合经营效益,增强生存竞争能力。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