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力求突破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2014年07月04日 17:1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新华网郑州7月4日电(记者任珂 杜宇)在河南省中牟县官渡镇冉庄村,李永强除了种地,还有一个兼职工作——农民金融自助服务网点的管理员。

  李永强只是信用社与村民的中介。他先把村民的现金存到自己账户上,然后立即转账到村民的户头上,随后村民在一张流水单上签字或盖手印。一段时间后,李永强再去几公里外的镇上与信用社结算。

  当城市的企业和居民享受着金融服务的便利时,如何让金融成为服务和支持农村发展的有力工具,突破“最后一公里”让金融在农村落地,需要像冉庄村那样的创新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教授认为,中国的农村金融仍是一个待发展的大市场。金融服务在农村的普及,也是让城乡平等享有公共服务品。

  然而在中国辽阔的农村地区,村与镇之间往往相隔十几公里,村民们取现存钱很不容易,在山区尤其明显。遍布金融机构网点不现实,只能依靠一些新点子。

  在湖北省红安县杏花乡长兴村,也有一种不同于城市的金融服务网点,甚至比冉庄村更简陋。在该村的红运超市,柜台上摆了转账电话和POS机,连电脑都没有。村民可在这里刷卡取钱,每笔不能超过1000元。这些取现都不需要手续费。现金由小超市先垫付,之后超市再到银行取现。

  这个超市取现网点已经开业一年多。店主王院红说,最近的银行网店开车要20分钟。出村去取钱,耗时间,还要花车费,设立这个网点很有必要。

  近年来,依靠推广银行卡、转账电话和POS机等工具,越来越多的中国农民享受到了普惠金融带来的便利。据中国银监会统计,全国已实现了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24个省份实现乡镇金融机构全覆盖。

  在基础金融服务逐渐普及的同时,农户也能更加容易地获得小额贷款。河南省中牟县姚家镇的春峰果蔬专业合作社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成立于2005年的这家合作社,现有367户,年产将近500万斤草莓。每个农户申请贷款时,三年内的收入要经过合作社盖章,然后作为提供给信用社申请贷款的资料。贷款手续也简化了很多,以前一个月才到账的几万元贷款,现在当天就能拿到。

  据合作社社长李峰介绍,合作社实际上扮演了一个平台作用,大家抱团抵御风险的能力更强,也能增强农户们的信用和还款能力,信用社也更愿意放贷。现在合作社已共贷款900多万元。

  由于农业生产自身的特点,如生产规模小,贷款规模也小,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也与城镇工商业不一样,尤其在小农占绝大多数的中国。郑风田认为,中国农村应该采取这种合作金融模式,更好地发挥农业组织的作用。

  银监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3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达到21.8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16万亿,比上年同期多增13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6%,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3.1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在向国务院督查组提供的汇报材料里说,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存款准备金率分别比大型商业银行低2个、5.5个和6个百分点。对资产规模小、涉农贷款比例高的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再降1个百分点。

  然而贷款难的问题仍然普遍。记者采访发现,虽然小额贷款比以前容易多了,但由于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和对扩大规模的需要,这点钱是杯水车薪。由于农村产权、土地、房屋和林权等无法抵押,农民贷款难度仍然较大,贷款额度也非常有限。

  湖北闽湖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徐伟对此深有感触。去年他贷款300万元,虽然能拿到比较低的利率,但由于缺乏可抵押物,厂房没有产权证,土地承包经营权也无法抵押,只能求助于担保公司。这样一来,贷款利率高达13%。

  农村抵押贷款已逐渐在许多地区试点实施,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到,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县域经济领域金融业的存贷比普遍偏低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有的甚至不到40%。截至今年5月底,湖北省红安县存贷比只有32%,而河南省中牟县存贷比也只有49%。农民的许多存款并没有用来发展农村经济,而是流向了中心城市。

  为了更好地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人民银行连续在4月和6月实施“定向降准”,其中6月的“定向降准”覆盖了大约2/3的城市商业银行、80%的非县城农村商业银行和90%的非县城农村合作银行。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