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法院首推“劳动争议微信调解”平台

2014年07月09日 11:37 来源:央广网 参与互动(0)

  (记者王思远)据经济之声报道,长期以来,劳动争议案件由于案多法官少、数量多标的小,常常面临“法官磨破嘴,当事人跑断腿”的局面,积案多、效率低,很多人甚至连法官的面都见不到。北京市二中院昨天宣布,正式推出“劳动争议微信调解”机制,这在全国尚属首例,“打官司不去法院”成为现实。

  北京市二中院2008年起专门成立劳动争议案件办公室,2009-13年五年间共受理案件2万例,这意味着10几名法官每年面对超过4000件案件。法院对劳动争议案件通常处理是调解,主要有当庭调解或电话调解,二中院劳动争议案件办公室审判长王东介绍说随着案件增多,传统方式弊端凸显。

  由于劳动者对程序不熟,沿途往返奔波,劳资双方动辄情绪对立,法官要么无法调解,要么通过电话“两头传话”,效率极低。王东认为这种调解方式下,怎么样提高调解效率,又便利法官审判案子值得考虑。

  于是在今年初,王东大胆地提出“微信调解”,法官将当事人双方或其代理人拉入微信群“即时沟通,畅所欲言”,在法官主持下,双方理性解决诉求争议,小小一步尝试,收到奇效。第一个案件是劳动者向企业申请解约补偿金,没有面对面的剑拔弩张,法官对双方严肃、清晰地说明判定案件的依据和法律后果。按传统方式需要几天完成的案件,仅用15分钟就达成和解。

  王东认为用15分钟达成协议,很意外,没想到效果这么好。当事人双方也对这种高效、平和的调解方式很认可。企业代表认为通过语音和文字,对内容确认更快,双方通过这种方式充分交流,新举措非常好。劳动者表示以前跟法官联系非常困难,办公电话永远没人接,加微信后,对方律师很快就同意了我的意见,当天我也很激动,发了个微信“科技改变生活”。

  引入IM即时通讯工具做为办案手段在全国尚属首次,法院在创新之余也在理性评估法律风险,王东指出一是泄密风险,调解工作搬到线上,当事人很容易把聊天记录向公众或网络发布,泄露审判秘密;第二,法官把当事人加为好友,联系更便利,如果一方当事人单独联系法官,做出不当行为就有廉政风险。

  北京市二中院颁布一系列风险防控措施包括微信仅限用调解,不涉及案件争议和辩论意见等操作;当事人签订义务承诺书;规范法官发言模式,避免单线联系。此外,微信调解将“先从案情简单的劳动争议案件“试点,模式成熟后进一步推向婚姻、借贷等更广范围的民商事案件。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