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迪信通殊死一搏仍遭唱衰 曾两度折戟IPO

2014年07月09日 14:39 来源:北京商报 参与互动(0)

  趁着实体零售店还未完全被电商挤掉,老牌通讯连锁迪信通做出最后一搏。昨日,成立21年的迪信通终于在港交所敲响了上市的钟声。不过,经历了两度IPO折戟才如愿上市的迪信通开盘后不久即出现跌破发行价的尴尬局面。

  最后一搏不被看好

  迪信通在港交所主板上市的股票代码为“06188”,昨日开盘价5.3港元,与发行价持平,开盘不到十分钟破发,当日最低价达到4.9港元,报收于5.07港元,较发行价下跌4.34%。迪信通当日成交量为1926.8万股,成交额为9832.14万港元。以收盘价计算,迪信通市值约为16.68亿港元。

  就在挂牌前夕,据香港媒体披露,迪信通在香港公开发售部分认购不足,公开发售股份仅接获315份有效申请,合计共接获认购687.1万股股份。一手中签率百分之百,股份以招股价下限5.3港元定价。此次迪信通上市将在全球发售1.67亿股股份,此前所公布的发售价格区间为每股5.3-7.1港元。其中香港发售1666.7万股股份,国际发售1.5亿股。认购不足,意味着迪信通这家老牌零售巨头对投资者并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

  “迪信通破发,实属意料之中,相信迪信通自己也料到了。”一位不愿具名的观察人士指出,以迪信通为代表的传统零售渠道商,近年来在电商冲击下日子越来越难过。

  曾两度折戟IPO

  事实上,迪信通这家成立于1993年的老牌零售企业的上市路颇为曲折。早在2005年,迪信通就启动了在香港上市的准备,但却因故取消。随后在2011年,迪信通向证监会提出了A股上市申请,同样无疾而终。这引发了业界对迪信通家族股权结构、财务状况等方面的诸多猜测与质疑。

  据迪信通此次向投资者披露的内情称,第二次撤销上市申请,主要是因为当时证监会核准的A股上市申请挤压严重,预期“审查批准程序耗时长,申请结果不明朗”。随着两次IPO失败,属于手机零售行业的美好时光也一去不返,迪信通由此错失了上市的黄金时间。

  需要指出,此次迪信通上市,在一定程度上借了国内4G商用以及虚拟运营商牌照的“东风”。然而,随着4G手机市场竞争的升级,国内外各大手机厂商都在往线上发展,纷纷收缩对迪信通等传统渠道的投放比重,传统渠道的萎缩态势将持续下去,直至消亡。

  另外,虚拟运营商在国内尚属于新鲜事物,因此不可避免地要与三大基础运营商抢市场,对虚拟运营商特色化的服务考验更加严峻,而从迪信通的“170业务”来看,产品在价格、内容服务等方面优势并不明显。更为重要的是,虚拟运营商的商业模式也并不明朗。

  转型决心不足前途未卜

  尽管迪信通终于圆了上市梦,但未来的路恐怕并不好走。

  按照迪信通的计划,上市获得融资的56%将用于扩建零售及分销网络,14%用于偿还贷款,9%用于加强系统资讯,7%用于新建内地话务中心,仅6%用来发展移动互联网项目,8%用于一般营运资金。

  迪信通目前的网点主要分布于一二线城市,未来将增加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网点,计划上市之后的两年里,迪信通在全国的门店数量将从现在的3000家增长至5000家。

  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指出,简单来说,迪信通今后发展的策略是渠道下沉,即向下拓展销售网点,但这绝非长久之计。电商的渠道渗透力在不断下沉,如阿里巴巴已在开始布局“电商最后一公里”。由此来看,迪信通似乎仍未转变传统的渠道思维。

  在电商渠道强势挤压的外忧下,迪信通自身又战略犹豫,转型乏力,尽管迈出了上市的最后一跃,恐怕难逃出局命运。北京商报记者 齐琳 曲忠芳

【编辑:种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