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就地城镇化的德州模式:户均成本20万元(2)

2014年07月29日 17:3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0)

  在发展中国论坛、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院联合调研组其中一份上报国务院的调研报告中指出,“作为地处粮食主产区的黄淮海平原中心地带城市,德州所取得的经验,对于我国人口最多的广大平原农区的新型城镇化,具有普遍意义。”

  在谈及“德州模式”的独特之处时,林晓波表示,“从推进范围来考量,德州的整市推进在全国应该是第一家。另外,从一开始规划的时候,就以建设整合5000位农民 (后期为5000~10000人左右)以上、大型居住社区为目标,同时因地制宜进行产业园区建设,实际上其人口集中度和经济发展程度已无异于一个小城镇。过去6年560个村落实现城镇化,但离土不离家,这对像我们一样的平原农区而言,是好事”。

  每年需投150亿/

  推行城镇化建设,钱从何处来是大问题。

  2014年3月初,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报告》,测算出目前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人均公共成本约为13万元。其中,东、中、西部地区人口转移的公共成本分别为17.6万元、10.4万元和10.6万元。而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规定,各级政府根据基本公共服务的事权划分,承担相应的财政支出责任。

  在德州,计算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成本以户计算。

  “我们推行的不是 ‘人口转移型’的城镇化,相对成本没有那样高。”林晓波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户均成本是按照农民‘上楼’分家之后的户数来计算的,每户为3~4人,我们计算过,德州市实现农民就地市民化,是在原有基础上的集中发展,政府需在公共服务、住房、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为每户付出成本约15万元,这样来看,‘德州模式’的就地城镇化更适合低成本运行。”

  德州的城镇化规划已经做到了2030年,按照每年推动10万户农民市民化的标准,则每年需要投入至少150亿元的资金。

  捏在手里的几万亩建设用地指标,是德州市希望获得巨量城镇化建设资金的依托。

  “我们手里已有不少建设用地指标,而现在山东省将开放建设用地指标的省级跨市交易平台。”一位德州市农工办工作人员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在每亩地只有十多万元的价格,等到可以跨市交易,估计至少可达每亩40万元,那样的话1万亩地就可以换来40亿元”。

  不过德州城镇化的资金来源并非只有“卖指标”一项。

  记者了解到,德州“两区同建”的资金主要来自四个方面:农村危房改造、土地整理等带来的政策性资金,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所产生的土地收益,社会投资以及信贷资金。

  对于“卖指标”问题,上述工作人员并不讳言,“之前德州城镇化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土地收益带来的统筹性资金,虽然涉及‘土地财政’问题,但是在坚持集约节约用地的前提下把握‘红线’,把增值收益确实用于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过去5年来,德州未发生因农村社区建设、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群众上访事件。另外,引入社会资本的PPP(公私合作)模式将是下一步探索的重点方向。”她透露,德州已有若干区县采取了不同的村企共建模式,其投资主体和建设主体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眼下已有更多企业在与政府接洽。

  今年3月份,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曾表示,预计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0%,由此带来的投资需求约为42万亿元,这42万亿元更多的可能来自社会投资,PPP模式抓住了有效解决城镇化融资需求这一关键环节,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拓宽城镇化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另外,推广运用PPP模式是改进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举措。

  事实上,在德州推行就地城镇化伊始,便十分注重对社会资本的引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在居住社区建设方面,德州的“村企共建”模式是由民营企业投资居住社区的公共设施,而企业回报则来自于几个方面:一是有经营收益的临街商铺和自来水、燃气等服务项目的特许经营权,二是对该居住社区流转土地的承租经营权,将租金所得用于该社区运转支出,三是与该居住社区共建产业园区,依靠投资经营权获得产业发展上的回报。

  在谈及下一步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德州城镇化建设领域的布局时,满春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引进社会资金要运用市场手段,采取商业开发、企业和社区联建、BT模式(建设-移交)等,通过政策引导,鼓励社会资金到社区建设大型超市、卫生所、幼儿园、燃气、供暖等服务设施”。

  《《《

  每经专访德州市委副书记满春重:德州城镇化特色是大社区融合大产业

  每经记者 张雯 发自德州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山东德州格外惹眼。

  这不仅是因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至少两次就德州推进城镇化作出重要批示,更是因为李克强近日实地探访德州,就当地进行的“就地城镇化”进行调研。

  那么德州的城镇化到底有哪些亮点?全国其他市县能否借鉴学习其模式?为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德州市委副书记满春重。

  NBD:德州推行的是农民就地城镇化,您认为“德州模式”有何独特之处?

  满春重:应该说,我们突破了传统城镇化的路径依赖。“德州模式”,走的就是传统农区实现就地城镇化的路子。为实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从2008年以来,德州市按照“政府主导、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群众自愿、社会参与、依法依规、梯次推进”的原则,将“两区同建”作为二者的结合点,首先我们一手抓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一手抓农村产业园区建设,通过这“两抓”,加快了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同时通过推进农民居住向社区集中,就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集中,加快了城乡居民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也促进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民就近就地就业,提高了农民非农产业收入比重。目前全市已建和在建的农村新型社区有378个,30万户农户搬入了新社区,同步建设的农村产业园区有876个,40万农民在家门口就业,目前农民收入中的45%以上,来自农村产业园区。

  按照德州市2013年至2030年的农村新型社区布点和产业布局规划,要保持农村新型社区适度规模和产居融合,力求做到人口规模与产业容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相协调,一般安排5000人左右为一个社区,乡镇驻地要达到1万人以上。大社区融合大产业,这也是德州城镇化特色。

  NBD:在城镇化进程中,您如何理解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并进?

  满春重:这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产业园区是“两区同建”的保障和支撑,要有可以充分容纳农民就业的高效益园区,才可以使农民得到稳定收入来源的途径,才能使农民在新社区住的踏实,所谓“乐业、安居”。在一些只有土地实现了城镇化、人没有城镇化的地方的实践中,农民依然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耕种十几亩、几十亩土地,就很难在社区生活下去。为此,要十分重视对产业园区的建设。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不同,要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的路子,只有发展工业化,才能给劳动者带来就业空间,要留住劳动者,就要使他能就业并有满意的收入,否则劳动者来了很快又会走,而工业化的发展,还能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而农业现代化带来的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将把大量农村劳动力和人口转移出来。德州推进“两区同建”,其重要特征就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有机融合,打破了传统农区里的各种固有边界,如工业与农业的产业边界、乡村与城市的空间边界、农民和工人的职业边界。

  NBD:城镇化需要巨量的资金支持,按照德州市的规划,每年需要规划10万户农户进入新社区,成本和资金的情况是怎样的?

  满春重:首先,就地城镇化不同于以前的让农民进到城市里去的城镇化模式,优势之一就是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推行。“两区同建”,其规划本意是建设有产业园区作支撑的居住新社区,人口规模较大,但是在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按照生态型城镇的标准来规划和建设,产业园区与居民社区实现一体化,将会建成“产居一体”的新市镇,而非一味驱赶农民进城。

  德州市地处鲁北平原地区,农村普遍宅基多、院落大,空心村现象较为突出,100多万户农户的户均宅基占地达到了1.5亩,而全国是1.1亩,国家有关规定是0.4亩,这样全市8319个村庄改造完成之后,将节约出100多万亩的土地,在土地增减钩挂项目申报规模、审批程序等方面,我们争取到了国土资源部门的支持,进行了政策创新,市政府筹集资金62亿元,通过有偿统筹县市区土地挖潜指标,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解决了农村社区建设钱从何处来的问题。

  具体来说,在资金筹集问题上,我们坚持多条腿走路,一是政府补贴资金,通过土地挖潜和增减挂钩、土地级差收益补贴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二是用好政策性资金,这包括农村危房改造、土地整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利建设等涉农项目资金,以县为单位,整合捆绑使用,集中用于农村社区和产业园区建设;三是发展PPP模式,采取商业开发、企业和社区联建、BT模式等,引导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到“两区同建”中来;四是争取信贷资金。2012年我们争取到了国开行的信贷资金30亿元,2013年我们被国家农发行列为全国农发行支持新型城镇化试点,每年特别授信50亿元信贷资金支持两区建设。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