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经济观察:新常态着眼长远

2014年08月21日 10:00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从上半年的经济运行态势可以看出,上半年GDP等经济数据,基本符合市场企稳预期。经济增速稳定在合理区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新进展,已成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特征。

  今年5月,习近平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环顾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大势没有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其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经济增长乏力成为全球经济新常态,市场需求成为全球竞争最稀缺资源,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审视国内,经济发展基本面长期趋好,但正处在从高速到中高速的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既要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又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牢牢把握主动权。

  上半年,中国经济虽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但并没有采取强刺激措施,而是进一步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实行区间调控和定向调控相结合,加强预调微调,出台了推进棚户区改造和铁路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扩大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范围、定向下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举措,确保经济增长不突破保就业的下限,CPI不突破防通胀的上限,使经济运行始终处于合理区间。

  这充分表明,中国半年来出台的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政策效应正在显现,中国应对新常态阶段性特征的政策措施经受住了考验。

  这也说明,中国不会崩溃,也不会躁进,而会进入新常态阶段,如同大江大河进入了新航道。新航道的经济水流不再湍急,但暗流汹涌,各种重要改革举措在短时间内迅速推出,改革力度之大、扭转惯性政策之猛烈,远远超出市场预期。但在新航道的暗流中,在经济上最需要的是防范整体性、全局性不可逆的风险,可以想见,一旦出现这样的风险,就业、金融、企业增加值等指标出现失控因素,决策者绝不会坐视不理。

  当然,从上半年经济“成绩单”尚不能断定中国经济已到底部。国内传统产业调整的阵痛、房地产市场持续降温、国外发达国家复苏态势尚不明朗、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等因素的存在,都使得中国经济依然面临波动的风险。

  但中国经济的诸多积极因素依然存在。展望下半年,上半年出台的各项改革和调控政策,经过消化和落实后,对经济的促进效果会持续释放。深化改革将进一步推进。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等先行指标持续向好,出口增长开始由负转正,发电量、货运量等指标上升,表明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逐渐增多,各方面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不断增强。

  从中长期看,中国经济仍具有巨大韧性、巨大潜力和巨大回旋余地。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各项改革的持续推进,必将转化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在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同时,经济发展保持在中高速增长的合理区间,将成为中国经济运行的新常态。

  在适应经济新常态方面,中国需要着眼长远,需要有更多的智慧与谋略,作更深的思考与谋划。具体而言,要正视面临的矛盾与问题,要在政策的制定和落实方面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到来,要在增强经济增长宽容度的情况下加大改革力度,要加快创新步伐。

【编辑:秦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