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郅润明:消费方式要向生态文明转型

2014年08月21日 10:02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如此重要和突出的地位,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不仅仅是生态修复、节约资源和环境治理,而是整个社会文明形态的深刻变革。首先要加强全社会生态文明教育,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其次要从改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入手,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构建全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改变生产方式,建立生态经济和生态产业。由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方式,对我国发展的制约日益增大,迫切需要进行生产方式的转变,迫切需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道路。首先,就是要进行生产方式的生态转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的经济体制。生态文明的经济体制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克服传统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态文明的经济体制的本质特征是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生态文明的经济体制的总目标,是要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获得最佳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使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代价和社会成本降到最低,保证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其次,是要进行生产方式的转型,发展生态经济,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经济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高度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用生态文明的理念转变生活方式,建立生态文明型的生活方式。进入工业文明社会,“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人与自然的关系全面紧张,这迫切需要人们转变现在的生活方式。

  所谓生活方式,即不同的个人、群体或社会全体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和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动形式与行为特征的体系。生态文明型的生活方式是理性的、节制的、和谐的、全面发展的、可持续的生活方式。生态文明型的生活方式,是从生态系统整体出发,把人类的生活方式融入整个生态系统中,从生态系统的整体承载量、容纳量出发,规定约束人类自身的行为和生活追求的生活方式。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协同发展,追求的是人的自身、心理、精神的全面发展,追求的是人—社会—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生态文明的生活方式。

  用生态文明的理念转变消费方式,建立生态文明的消费方式。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受“利润至上”原则和“消费刺激生产”的理念指引,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已经成为互为因果的关系,为过度生产而刺激消费,为过度消费而刺激生产,这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遵循的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使生产与消费发生了异化:生产就是为了满足无止境的消费,而消费就是为了满足无止境的生产。人们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异化:经济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科学技术,都是与生产和消费更多的物质联系在一起,人们的价值观念以消费更多的物质财富为幸福。这就是现代社会在消费方面的主流价值观——消费主义,而消费主义是经济主义在现代社会的主要表现形式,其实质就是物质主义。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是“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生活消费方式。这种生产生活消费方式不仅使人类进入恶性循环的困境,而且给人类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

  现代社会人们的“过度消费”行为,是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之一。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一是对商品的需求超出了实际需要。二是对商品的追求,脱离了使用价值。由于过度包装,使消费者花费在商品包装上的钱越来越多。三是一次性使用的商品数量大大增加。四是商品的淘汰率太快。商品的更新换代加速了商品的淘汰速度。五是超前消费。超前消费首先在发达国家流行,现在在我国的现实生活中,出现了经济增长与个人负债同步进行的情况。六是奢侈消费和浪费型消费。例如,不少人热衷追求名牌和奢侈品消费,不少人摆阔气、讲排场、追求过度消费和浪费型消费。

  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表明,现代社会的这种生产生活消费方式是造成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之一。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我们必须树立生态文明的消费观念,建立生态文明的消费方式。生态文明的消费观念要求人们的消费心理,由追求物质享受向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理性状态转变,从而引导企业生产和制造符合环境标准和环保要求的产品,以实现人类社会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协同演进的目标。

  (作者为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党的建设与政治法学研究所所长)

【编辑:秦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