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政府全员配备“透明钱袋” 助力制度反腐

2014年09月04日 09:1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9月3日电 (记者 周锐)中国总理李克强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宣布除了涉密信息,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政府部门都必须公开预决算。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白景明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官方此番力推预算公开,是因为此举可以保障公众知情权、落实公众对政府的监督权,从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倒逼被视为“突破口”的财税改革加快速度。

  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预算和决算公开。2011年至今,国务院各部委向社会披露“三公经费”已逐渐成为惯例,并日趋成熟。

  不过,白景明表示,中国各级政府的预算公开目前存在“纵向不平衡”——中央部门和省级政府有所动作,但很多市级和县级政府都还没有做到。

  他表示,在此次会议前,中国的预算法刚刚进行了修改,为预算公开提供了法律依据。这显示中国全方位推行阳光财政的决心。

  但值得注意的是,和简政放权一样,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也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必然会触动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政府部门的利益。

  李克强明确表态要动一动这块“奶酪”。官方披露的会议信息显示,他在此次会议上“加重语气”强调,没有什么用得着藏着掖着的,除涉密信息外,所有的预算都必须公开,“财政的钱怎么花的,干了什么事,都要让老百姓知道,花得合不合理要接受社会监督!”

  除了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和使用效率,官方为各级政府强制性换上“透明钱袋”的另一个效果就是加强公众对官员的监督。李克强指出,此举对于提升政府公信力、推进“制度反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为”制度反腐“提供助力,除了打开“天窗”,让所有的财政资金晒到太阳,还必须补好漏洞,立好财政资金使用的“规矩”。

  此次会议要求,政府收支必须全部纳入预算管理,不能搞“账外账”。并表示将开展清理整顿“小金库”行动,取缔各单位形形色色的“私房钱”,堵塞公共资金的“跑冒滴漏”。

  “‘账外账’、‘小金库’、‘私房钱’大体是一个范畴”,白景明表示,官方之所以以如此丰富的形式多次提到这个概念,就是要强化预算管理的规范性。

  他表示,目前中国各级政府管理着大量资金,如果这些钱不进预算,那么将产生两方面的直接恶果:其一是资金违规使用、其二是资金的使用脱离国家政策,比如违规盖楼堂馆所。

  除了透明度、规范性,此次会议强调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要求唤醒趴在账上“打呼噜”的沉睡资金。

  “‘打呼噜’是说预算执行不力,其潜台词是提速资金使用”,白景明注意到,此次会议中有多处表述都有着提速的潜台词。“比如说对于地方政府性债务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此次会议和此前相比最大特点就是使用了‘建立’二字,这说明国务院要求整个事情必须加快动起来”。(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