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达沃斯发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位列28 腐败等成劣势

2014年09月09日 14:58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参与互动(0)

p42

  达沃斯 《2014—2015年全球竞争力报告》 解读

  【特别报道】哪些国家竞争力更高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张璐晶 见习记者 陈惟杉|北京报道

  9月4日,世界经济论坛在瑞士面向全球发布了《2014—2015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下称《报告》)。《报告》对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全面的量化分析,并对各国的未来经济走势给予了进一步预测和判断。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说:“紧张的全球地缘形势,收入不平等的扩大,以及财务状况可能出现的紧缩,都会给前途未卜的暂时性复苏带来风险,这就需要结构性改革,以确保更加可持续且具有包容性的增长。”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沙维尔·萨拉-伊-马丁(Xavier Sala-i-Martin)补充道:“全球经济衰退之后的几年,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最近,我们看到这种特征消失了。但是现在,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差距,这种差距存在于新兴国家和发达国家内部的高增长与低增长经济体之间。在这一点上,能够快速增长的经济体的显著特点是,它们有能力通过结构改革来获得竞争力。”

  《报告》指出,尽管不同发达经济体之间仍有差异,但相较于过去几年发达经济体总体上面临更好的增长前景,而新兴经济体则面对更为温和的增长态势。美国的复苏得到了良好的出口与就业指数的支撑,欧洲的经济形势在内部出现分化,中国则继续面临调整经济结构的压力。

  《报告》显示,中国、日本和东南亚最大的五个经济体取得了积极进步,进一步拉大了东盟和南亚的竞争力差距。《报告》同时指出,在采纳并落实长期经济增长所必须的结构改革方面,进展尚有不足。在决定世界最具竞争力的经济体方面,创新、人才开发和制度保障继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是《报告》最受关注的内容。今年进入前十名的国家和地区有哪些?世界经济体前三名的美、中、日的国家竞争力如何?欧洲、亚洲以及金砖国家的排名又如何?

  欧洲:瑞士连续6年排第一,

  前十位中欧洲国家占六席

  今年的全球竞争力指数排名中,前十名依然是去年的10个国家或地区。瑞士连续6年拔得头筹,欧洲,尤其是北欧国家继续保持了强有力的竞争力水平,在前十名中占据六席。

  瑞士排名第1,芬兰第4,德国下降一位到第5,荷兰、英国与瑞典分居第8到第10位。

  出色的学术机构,在研发领域的高投入,以及科研与商业的紧密关联使得瑞士具有一流的创新能力;瑞士劳动力市场平衡劳工权益与雇主需求的能力也位居世界第一。此外,瑞士的竞争力还来源于“公共机构的效率与透明度”(第7位)、“基础设施建设”(第5位)、“发达的金融市场”(第11位)和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第12位)。

  同时,目前欧洲国家在竞争力上呈现出分化加大,在危机后是否进行了有效的改革也成为区分欧洲国家竞争力的一个因素。

  《报告》指出,一些遭受金融危机严重打击的国家,如西班牙(第35位)、葡萄牙(第36位)和希腊(第81位)等国家在市场运作方式和生产性资源分配方面有明显进步。与此同时,另一些面临竞争力下滑风险的国家,如法国(第23位)与意大利(第49位)却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尽管落后的南欧、东欧与富有竞争力的北欧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但仍可看到欧洲国家的竞争力呈现出新面貌——正在进行改革的国家与未实施改革的国家之间出现了分化。

  美国:排名重回前三,

  GDP增速将创近10年新高

  《报告》显示,美国全球竞争力指数连续两年上升,继去年上升到第5位后,今年继续攀升两名,排名第3。

  美国竞争力的提升受惠于良好的商业成熟度(第4位)与创新能力(第5位)。同时,灵活的就业市场,以及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国内经济提供的机遇也保障了竞争力的提升。

  但是影响美国经济竞争力的弱势仍然存在,例如“对政治家的信任感”(第48位)、“对政府官员偏袒的担忧”(第47位)、对“政府花销相对浪费”的普遍印象(第73位)。另外,尽管财政赤字继续缩小,公共债务水平在危机后首次小幅下降,但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性仍是美国目前最大的软肋,美国在“宏观经济环境”这项指标中仅排名第113位。

  尽管美国2014年第一季度的GDP下跌2.9%,创下5年来最差纪录,但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复苏幅度超过预期,当季的GDP增幅达到4.2%;同时,美国国内需求增长了3.1%,创下了2010年二季度以来的最快增速,这被认为显示了经济增长是可持续的。此前,世界经合组织预测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今年预计将达到2.5%,并表示这一经济加速增长的势头将持续到2015年,预测增速将达到3.5%,这将可能是美国经济自2004年以来的最快增长速度。

  中国:位列第28位,

  腐败等成竞争力劣势

  中国的全球竞争力排名稳中有升:从去年的第29位前移至第28位,连续6年稳列世界前30,并继续在“金砖五国”中居于第一位。

  《报告》显示,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保持稳定(第10位),通胀水平低于3%,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为22.4%,为世界最低的几个国家之一。与此同时,中国的总储蓄率占GDP的50%,如此高的储蓄率也给中国的经济转型制造了困难。另外,得益于过去的大规模投资,中国已经拥有了良好的交通设施(第21位),但中国已不再是一个廉价的劳动密集型生产基地,制造业开始流失到其他国家,因此中国必须创造出高附加值的岗位以支持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报告》认为,影响中国竞争力的几个劣势包括:“腐败”(第66位)、“安全因素”(第68位)、较低的“预算水平”(第80位)以及政府较低的“透明度”(第68位)等因素,特别提到中国的“市场运作”尽管提升了5位来到第56位,但是依然存在着投资限制过多以及对竞争限制等问题。

  亚洲:

  新加坡、日本和中国香港仍位居前十

  今年进入前十名的亚洲经济体,依旧为新加坡(第2位)、日本(第6位)、中国香港(第7位)。

  新加坡已经连续4年在排行榜中名列第2位,《报告》显示,新加坡拥有一流的“制度框架”(第3位)和基础设施(第2位),包括优良的道路、港口与空中运输设施,同时,它的经济依赖于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财政管理”(第15位),2012年新加坡预算盈余高达GDP的6.9%。

  中国香港的排名依旧保持在第7的位置,得益于其出色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且与新加坡相似,活跃与高效的商品市场(第2位)及劳动力市场(第3位)也为其出色竞争力提供了保障。为了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报告》指出,香港应着力提高“高等教育”水平(第22位)与“创新能力”(第26位)。

  日本的排名则由去年的第9位上升到了第6位,是排名前十的经济体中上升幅度最大的。《报告》认为,日本的经济仍需要“安倍经济学”激发出更强的私人需求,但日本经济在经历了20年的停滞后已经拥有了复苏的迹象。在“商业成熟度”这一指标上,日本已经连续6年位居第一位;此外,“创新能力”(第4位)、“科研支出”(第2位)、“人才储备”(第3位)和“研究机构”(第7位)等领域的表现也有力地支持了日本竞争力的提升。

  不过《报告》也指出,日本的“宏观经济环境”依旧严峻(第127位),在过去5年中,日本的预算赤字一直徘徊在国内生产总值的10%,是世界上预算赤字最高的国家之一,且日本的公共债务也超过了日本GDP的240%。

  除去进入前十位的三个国家或地区外,《报告》特别指出,五个最大的东盟国家,马来西亚(第20位)、泰国(第31位)、印度尼西亚(第34位)、菲律宾(第52位)、越南(第68位)的排名均有上升。而随着印度(第71位)、巴基斯坦(第129位)等南亚国家竞争力的下滑,东南亚与南亚在竞争力指数上分化的趋势愈发明显。

  “金砖五国”:

  南非、巴西、印度持续下滑,印度与中国差距越来越大

  在“金砖五国”中,除中国(第28位)和俄罗斯(第53位)外,南非(第56位)与巴西(第57位)的排名均出现小幅下滑,而印度(第71名)则是延续了之前5年的下滑趋势,于今年下跌11名,位列“金砖五国”的最后一位。印度竞争力指数的下滑始于2009年,当年其经济依然保持着8.5%的增速,甚至在2010年,这一数值曾达到过10.3%。

  《报告》指出,印度在一些较为复杂的指标评估中表现尚可,如“创新能力”(第49位)与“商业成熟度”(第57位),但是在一些更为基础性的指标中,印度的得分比较低,如“健康与基础教育”(第89位)、“交通与电力设置”(第87位)等。而印度的市场效率与竞争水平直接拉低了其国家竞争力水平,例如,在印度注册一家商业机构需要通过12道手续的办理(第130位),并等待几乎一个月的时间(第106位)。

  另外,《报告》指出,印度的“宏观经济环境”依旧严峻(第101位),除了2007年以外,印度中央政府自2000年以来一直赤字运行,在过去的几年中印度经历了持续的高通胀,在一些年份接近两位数,而2013年达到9.5%(第133位)。

  印度在经历了连续6年的下滑之后,其竞争力排名与中国的差距已经由2007年的14位,拉大到今年的43位。《报告》认为,两国在竞争力上呈现出的差距可以被用来解释两个经济体不同的发展轨道。在1991年,印度的人均GDP数值高于中国,但如今中国的人均GDP已经是印度的4倍;在GDP增速方面,进入21世纪以来,除在2010年中印两国GDP增速较为接近外,在其余年份中国的GDP增速均高于印度。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的GDP增幅为7.5%,而印度则为5.7%。

p46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