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常态”已成中国经济主旋律

2014年09月10日 10:37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记者 丁 鑫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告别高速增长模式并且增速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但是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的定向调控方式来配合改革措施,初步抑制了经济下行过快的趋势,并且使我国的经济运行进入到一个合理的、平稳的、稳中有升的可控区间。在经济进入合理、可控区间的背景下,“新常态”也成为了我国经济运行的主旋律。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常态”,以往两位数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不适合我国未来的发展趋势,稳定的、合理的经济增速将会是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在这样的主旋律下,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将有利于经济增长形成可持续的稳定发展态势,而我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改善,也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从我国上半年所公布的经济数据不难看出,在目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新常态”让我国有了新的发展模式。今年上半年,我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从下滑到平稳、从平稳到稳中有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功不可没,而相比以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稳增长政策则更具针对性,这也是“新常态”所带来的新发展模式。

  中投顾问宏观经济研究员马遥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就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来看,“新常态”在我国主要表现为中速的经济增长、较高的通货膨胀、更为公平的收入分配、更为平衡的经济结构、正提速的产业升级换代和更为激烈的经济周期。经济增速下滑的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仍然有机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将有利于经济的长期的、可持续的稳定发展。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徐奇渊认为,中国经济“新常态”虽然反映出经济增速从高速向中速的变轨,但中国容忍经济增速的下降,目的是给进一步深化改革预留空间,是主动适应和调整的结果。

  马遥称,“新常态”对我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经济发展不能仅仅关注速度,更应该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注重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另外,政治体制改革持续推进,加强法制社会建设,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地区和谐发展。在“新常态”下,各级政府应逐步适应新的经济发展状态。

  “‘新常态’的提出将促使各国政要以及经济、金融领域专家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和态度来评价当前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等事项。”马遥强调。

  徐奇渊表示,中国经济结构的改善,将对世界经济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未来,随着社保体系的完善与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中国将为世界再创造出一个巨大的、活跃的最终产品消费市场,国际收支失衡的格局也将得到改善。中国也将有更多优质的产品、资本、技术输出到其他国家。这些都有利于全球经济向更加平衡、高质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丁 鑫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