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洋医院能否形成“鲶鱼效应”? 多道难题仍待解

2014年09月12日 10:5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本文上期报道中提到,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到2020年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以上,在此利好政策的鼓励下,"洋医院"进入我国分食杯羹将成为大势所趋。人们对此充满期待的同时,或许会关心地问,"洋医院"进入后,将对当前公立医院"一家独大"的医疗市场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能否部分解决人们"看病难"的问题?本期将着重探讨这个问题。
  市场格局有弊端
  从当前医疗市场的格局来看,产生某种弊端在所难免,比如,某些公立医院利用其垄断地位牟取私利。公立医院本来是具有公益性的,但众所周知,在现实中某些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并不强,专设VIP通道,眼睛盯着有钱人,充满商业味道;而对普通病人,脸色难看,不给钱不救命。于是,人们把目光转向私立医院,却又失望地发现,与公立医院相比,私立医院的竞争力其实很弱,有些私立医院难以生存,不得不打出"专治疑难杂症"的幌子,搞所谓的"特色医疗",刻意地将医疗服务神秘化、庸俗化,甚至其中夹杂着某种程度的封建迷信色彩,靠"医托""骗人"从患者身上挖钱,令人谈医色变。如此一来,患者"看病贵"、"看病难"成了"老大难"。
  毋庸置疑,"洋医院"的进入,对公众而言,未来的选择范围是增加了。对此,不少人怀揣美好的期待:希望它环境好,服务优,医疗费用低,医疗水平高,最好还能够参加医保报销等等,从而对当前公立医院一家独大,垄断市场,服务态度差的现状产生一定的影响。
  上述种种美好的设想能否成为现实,还有待观察。不过,在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看来,单就这些医院的服务对象来看,定位不会是普通百姓。庄一强对中华工商时报表示,外资医院最大的吸引力是对两部分人,一类是为来华旅游和工作、居住的外籍和港澳台人士,据社保部统计,2011年底持就业证在中国大陆工作的外籍人士已达24.2万人;另有持就业证的港澳台人士约9.5万人。2006年这两项的统计结果还分别只有18万人和7.2万人。另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2012年全年中国大陆入境旅游人次数已经达到了2719万,比2000年的1122.6万增加了142%。另一类是中国国内的高净值人群。据胡润研究院2012年3月的调查显示,目前中国个人资产在6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达到270万人。2013年5月,招商银行私人银行的研究报告则显示,中国大陆目前持有可投资产1000万元以上的高净值人士的数量也已经超过70万之多。这类人群规模的增长更加不可小觑。
  据此来看,仅以上两类人群就足以构成巨大的市场需求,加之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外资医院在总体数量上仍属凤毛麟角,所以,外资医院进入后是不愁没有病人的,所以不大可能降低医疗服务的价格。而其瞄准外国人和有钱人的市场定位,也决定了收费价格必然是高昂的,令普通大众难以企及。
  不过,在庄一强看来,"外资独资医院"进入后,还是会产生许多利好的,比如财力雄厚,能够拥有先进的医疗资源,提供国际先进的医院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不论如何,肯定会对国内的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起到冲击作用。其一,会分散一部分患者,减轻公立医院的就诊压力;其二,形成一定的竞争力,倒逼公立医院提升服务。
  能否纳入医保体系
  另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于,"洋医院"能否加入国内的医保体系。由于没有加入国内医保体系,让外资医院的患者群大幅缩小,仅局限于在华工作的外国人、富人和拥有商业保险的外企员工。
  而公立医院之所以能够"一家独大",垄断医疗保健市场,其中的一项主要原因在于,公立医院是纳入医保报销体系的,而享受医保的人群又占据了国民的绝大部分。"洋医院"进入后,能否影响到公立医院的垄断地位,关键要看其能否在医保体系内占据一席之地。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一些独资医院已经开始接受医保病人。比如作为港资独资的深圳希玛林顺潮眼科医院,今年7月25日挂牌"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正式接收医保病人,按照深圳二级医院标准收费。不过相比于其他的眼科医院,它的收费价格仍然偏高。比如内地医生门诊打包收取150元一次,外籍医生300元、500元和800元一次,这里面包含了挂号费、诊疗费及基本检查费用,另外超过80%的药品可刷卡报销。
  另外一家合资医院--慈溪慈林医院,作为中国医疗有限公司(Chinaco Healthcare Corporation Limited.CHC)与慈溪市卫生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合作建设的中外合资医院,医保卡、农保卡都能用,收费基本参照公立医院的标准。
  记者发现,合资医院和独资医院相比,在医院性质、经营思路方面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比如在慈林医院,医生由国际医生和本地医生组成,对于一些疑难病症,慈林医院的医生还能通过手术室里的摄像设备、电子屏等,很方便地与美国专家远程会诊。和大型公立医院作对比的话,在医疗设备、医疗手段方面,两者并没有多大差距,甚至是互有短长,所以"洋医院"进入国内更多需要仰仗它们的理念。
  因此,对外资医院开闸固然是好事,但不应一开了之,还需要因地制宜,针对存在的问题、障碍,合理地做好放水工作。换言之,既然给了外资医院入华的通道,相应的配套政策就不可或缺。患者看病图的是方便、省钱和疗效好。从这个意义上说,允许外资办医院越多越好,对外资医院设置的不对称条款越少越好。外资医院只要硬件、软件符合要求就可以。
  庄一强认为,尽管"外资独资医院"当前还只是有限的试点,受到的条件限制过多,因而在短时间内尚难以对公立医院形成冲击力,但毕竟开了好头,当更多的"外资独资医院"进来,必定会形成"鲶鱼效应",这对于患者来说,肯定是个好事。
  不过,"洋医院"进入后仍然面临一些实际问题。比如,要引入外资医院,很重要的就是引入外籍医生。可按照国内现行规定,外籍医生必须通过中文考试,拿到中国执业医生证书,这就将不少国外医生挡在门外。另外,不少外资医院采用聘请国内医生的方式,但这些医生大多是"正式工",到外资医院只是兼职性质。
  遭遇"生存难"?
  记者梳理历史材料发现,过去十余年间,外资医院在数量上几乎是"零增长",然而也正在同一时期,外资医院的客户群体却增长迅速,两者形成了极大的位差。外资医院给国内医疗市场带来成熟的医疗行业运作经验、与国际接轨的经营管理水平,与中国现有的医疗机构形成了有益的互补,但它却遭遇了公立医院的反对。台湾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旗下的长庚医疗集团多年来一直酝酿着进入内地,2001年北京政府公布消息将在海淀区建立一家拥有5000张病床的长庚医院,引起北京医疗界强烈反应,几十名公立院长联名上书表示反对,项目只好作罢。长庚集团退守厦门,与厦门海沧公用事业投资公司合资建立了厦门长庚医院。而在地方政策执行层面,主管部门也设立了重重"玻璃门",外资医院进内地需要经历漫长繁冗的审批过程。究其根源,是公立医院占据垄断地位时代中国就开始实行的医院"分级管理"制度。
  "洋医院"在国内也遭遇生存难。过去20多年间,只在1993-1995年和2002-2005年两个时间段内,出现过两次短暂的"发照高潮",先后发出过近200张左右的合资、合作医院执照(不包括诊所等其他医疗服务机构)。根据2008年商务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在中国境内,中国政府共审批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200余家,已登记运营的中国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有65家。但据业内人士称,这些外资医疗机构几乎全部亏损,只有北京和睦家医院一家赢利。而在商务部最新的2011年版《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和卫生部每年发布的《卫生年鉴》中,有关外资医院的数据则无处可寻。可以确定的是,不少外资项目轰轰烈烈地进来,结果要么像北京多伦多外资医院、北京国际心脏病医院、北京德安医院那样偃旗息鼓,要么如杭州浙益眼科诊所这样中途夭折,但据统计,最终存活下来的外资医院不超过100家。
  在上述100家外资医院"幸存者"中,综合医院仅占约三成,远远低于中国民营医院中综合医院61%的占比。从投资规模来看,半数以上中外方合计投资额低于200万美元,外方投资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仅占大约10%,拥有200张以上开放病床(相当于一个中小型的二级公立医院)的估计不足20%。
  最令人遗憾的是税务问题,而这也是外资最为关心的。目前,中国尚无医疗机构税费的专项规定。由于外资医院只能注册成为营利性医院,一则无法享受国家财政补贴;二则法律规定的最初三年的免税期正当医院处在初创时期,很难有实质性的税赋减免;三是免税期限届满后,税务部门则比照服务性企业,向外资医院征收十多项的高额税费。鉴此,外资医院"轻徭薄赋"几乎只能更多是梦想而已。退一步说,即使这一梦想成真,税收减免额度也基本只与营业收入挂钩,而与投资规模大小无关。这意味着:一家高标准、高投资额的外资医院不仅在税收方面并不比其他医院享有更多的优惠,反而还要面临更长的投资回收期和更大的不确定性。
  和睦家医院创始人、美中互利公司以及和睦家医疗集团总裁李碧菁曾表示:我们这个行业对营利性医院所收的税率是25%,和其他行业相比是最高的。虽说现在政府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行业,但是税率却最高。相比之下,一些其他受政府鼓励投资的行业,规定的税率是15%、12.5%。对于非营利性医院,当然不必交税,但是我们是上市公司,只能建设营利性医院,而且很多企业在这个领域投资也同样需要建立营利性医院。在美国,非营利性医院也是有的,只不过所占比例很小。
  编后:对于大多数国人而言,"洋医院"仍是个新鲜事物,其进入中国大陆后的医疗服务如何?经营方式怎样?能否赢得客户的认同?能否克服生存难题而取得长足发展?对于这些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报还将继续保持关注。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