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经济数据引全球热议 暂时放缓为更长远利益

2014年09月22日 10:10 来源:国际商报 参与互动(0)

  最新公布的一些中国经济数据有所下滑,引发对中国经济走势的担忧。新华社驻外记者走访长期关注中国经济的学者,请他们畅谈对中国经济新常态、宏观政策、结构调整以及改革难点与挑战的洞见。

  数据弱VS亮点显

  英国经济分析机构凯投宏观经济学家威廉姆斯说,中国最新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差于预期,但由于劳动力市场仍保持健康和好转态势,这将支持经济增长,预计政府短期内不会推出刺激政策。

  威廉姆斯认为,数据显示城镇岗位需求和求职者的比重创历史新高,城镇职工收入增速也高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美国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黄育川说,鉴于中国经济的复杂性,没有单一的指标可以全面反映中国经济。由于中国的劳动力人口正在缩减,就业不再是大问题。黄育川认为,中国需要的是能够衡量经济增长更可持续的指标。结构性改革成效需要几年时间才会在关键指标上体现出来。过于关注季度经济数据并不合适。真正的挑战是政府能否落实致力于提高生产力的改革。

  美国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研究员陆瑞安说,与房地产市场和第二产业降温相比,服务业增长保持强劲。这在意料之中,因为一些定向措施直接瞄准中小企业,其中大部分属于服务业。决策者应当进一步放松对私人和外国投资限制,特别是服务业领域。

  增速减VS新阶段

  陆瑞安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可能是一个积极迹象。“长期来看,我愿意看到中国经济减少对投资和信贷的依赖,更加倚重消费和服务来推动经济增长,更加依靠服务业有利于增加就业。尽管工业产出增速放缓,就业增长仍然强劲,因为与过去相比中国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加了。”

  德国智库欧洲经济研究中心自2013年9月起每月公布针对中国宏观经济的中国经济专家组调查指数。智库研究员莱尔布斯说,虽然近期工业生产、信贷以及新房开工率等数据不够理想,但受访专家对中国未来一年经济发展持乐观态度。调查指数近3个月来表现平稳。9月最新发布的调查指数虽较前月略降0.3至18.8点,但仍高出过去12个月16.0点的平均水平。

  受访的32名市场分析师中,93.7%认为中国当前经济状况为“正常”至“非常好”,56.3%认为未来一年中国经济将“轻微改善”或“改善”。该调查预计,中国经济今年第三季度增长7.4%,第四季度增长7.5%,2014年全年增长7.4%。

  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资本市场部发布的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在2014年前几个月有所放缓,但放缓之势第二季度结束,经济已企稳回升,这受益于中国推出的微刺激和宽松货币政策。报告认为,应减少对中国经济急速下滑的担忧。

  微刺激VS谋定力

  俄罗斯国际商业银行证券部首席经济学家基巴尔金说,中国政府出台的微刺激政策让持续增长成为可能。对中国来说,鉴于通胀水平持续稳定,现在是放弃刺激、专注改革的绝佳时机。

  日本经济学家加藤义喜认为,持续了30多年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出现适度减速十分正常,有利于结构调整,中国不必太拘泥于国内生产总值在一定范围内的增降,更重要的是要看重经济发展质量。当前中国经济最大的课题不是如何促进高速增长,而是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经济结构、完善机制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努力将产业结构提高到新水平。

  巴西银行联合会前首席经济学家特勒斯特认为,基数变大导致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是正常现象。中国正在进行经济转型,暂时放缓是为了更长远利益。

【编辑:于恋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