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经济观察:WTO红利"褪色" 全球贸易努力适应"新常态"

2014年09月25日 19: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9月25日电 (记者 彭大伟)由于在促进世界贸易增长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WTO(世界贸易组织)被誉为世界经济三驾马车之一。如今,这驾曾令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享受丰厚“入世红利”的马车正提醒世人,全球贸易面临严峻挑战。

  日内瓦当地时间23日,WTO在一份报告中下调了2014和2015年的贸易增长预期。其中,将2014年的贸易增长下调至3.1%,2015年则下调至4.0%,均显著低于1993至2013年20年间5.2%的平均增速。

  WTO指出,下调贸易增长的原因主要是2014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疲软、进口需求减少、地缘政治风险增加。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副院长屠新泉向中新社记者表示,所谓“入世红利”,主要是指1995年WTO成立后,一方面许多发展中国家加入到WTO当中,另一方面许多发达国家相应地削减贸易壁垒,从而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

  “21世纪最初十年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迎来了快速增长,而这个阶段已经过去了。”屠新泉指出,本世纪头十年世界贸易的高速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动力之一便是中国因素,而眼下全球贸易放缓也是因为“中国不可能一直维持那么高速的增长,加上WTO红利在这么长时间后,已经被各国逐步消化掉了”。

  反观中国,按人民币计价,前8个月进出口总值仅比去年同期增长0.6%,进口下降1.1%。随着实现今年7.5%外贸增长目标日益艰巨,对于这个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入世红利”似乎也走向式微。

  中国银行25日预计,中国全年出口增长4%左右,进口增长2%左右。

  “外贸也应当放到中国经济新常态之下去理解。”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周景彤向记者表示,“新”即是指过去所没有过的情况,“常态”则表示这一情况会持续较长一段时期,“外贸进入新常态,意味着过去那种可以达到20%甚至30%的高增长肯定是不可持续的。”

  周景彤表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对全球贸易影响较大,因为中国外贸增量已是全球最大,“外部经济形势对中国贸易有影响,中国贸易对外部经济也有影响,两者是互为因果的。”

  屠新泉则指出,贸易增长应该是经济增长的结果和反映,而不应指望靠贸易带动经济增长。他表示,以目前全球宏观经济格局而言,中国不可能脱离全球基本面来实现一国贸易的快速增长。

  在世界贸易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各国政府正推动建立更多的区域性贸易安排,如美国为主导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以及中国与韩国、澳大利亚等国有望在今年内达成的自贸协定等等。

  红利褪去后,各国是否转而热衷于抛开WTO“单干”?屠新泉表示,实际上现行的国际贸易基础规则仍是建立在WTO规则之上,上述区域性贸易安排谈判主要是针对WTO成员较多的现实,希望降低修改规则的难度,“不过像TPP这样的区域性贸易安排都还没有谈成,新规则也还没有成型”。

  “不过,贸易自由化肯定能起到促进作用,中国政府也在积极推动。”屠新泉指出,中国如果与韩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签署自贸协定,对外贸增长无疑会有一定促进作用,但根本还在于经济基本面的好转。

  周景彤则表示,自贸协定对提振中国和有关各国外贸,肯定能起到实质性帮助,但其效果很难在短期内显现出来。

  那么,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外贸又当何去何从?

  屠新泉认为,外贸转型升级应为必经之途。他指出,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应当同其资源结构和禀赋相匹配,中国过去之所以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是因为当时劳动力、土地等资源价格均有相对优势,而现在随着新常态日趋明显,这样的资源禀赋在中国很大程度上已不复存在了,“所以转型升级其实是必然选择,我们只能适应新常态。”(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