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经济观察:中国走进财富“新常态”

2014年10月05日 14: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10月5日电 (记者 李晓喻)81岁的郭棠老人清楚地记得,1949年自己离京赴外地工作前,亲友送的最贵重的礼物是一盒鸡蛋,两包白糖。

  如今,看着堆满屋子的各色食品,数着比当年增长了几十倍的退休工资,他说:“这么多钱怎么花得完呢?”

  回首过去65年,不少中国人发现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积累了前所未有的财富。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突破5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仅较上年的增量就高于1994年全年经济总量。

  随着经济蛋糕不断做大,财政收入、居民收入都达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无法企及甚至难以想象的高度。

  1998年,全国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2011年超过10万亿元。今年前8个月,财政收入已达9.6万亿元,一周的收入比1978年全年的收入都多。

  民众的钱包也日渐丰满。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2.7万元,比1978年实际增长11.3倍;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超过44万亿元,比1978年末增长2124倍。而这些辉煌,曾经仅仅是一种憧憬。

  财富膨胀过程中,叫好和质疑之声一直不绝于耳。不断有人预测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指日可待,也不时有人“断言”中国经济崩溃在即。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后者再度甚嚣尘上。

  事实上,滚动的中国财富“雪球”正在沿着新的轨道,进入新的天地。一如官方所多次强调的,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中国不需要也不可能再延续过去几十年间的高速增长,而要深入推进改革,调整经济结构,提升服务业的竞争力,打造新的增长点。

  这种财富的“新常态”,体现在服务业逐渐超过制造业,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造富机器”更新升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6.6%,比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0.6个百分点。

  据最新的胡润百富榜,IT、新媒体、文化娱乐等新兴产业风头开始盖过制造业和房地产,成为中国新的富豪孵化器。前10名富豪中,涉足IT行业的富豪占了一半,中国最知名的三家互联网企业“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老总均名列前茅。胡润预计,富豪最集中的行业将继续向新兴行业倾斜。

  财富的“新常态”,还体现在“人人弯腰就能捡黄金”的日子正成为历史,如何适应新的游戏规则,挖掘新的“金矿”颇费思量。

  前些年全国房价总体性持续上涨的局面眼下已被打破,中国楼市高歌猛进的“黄金十年”宣告结束渐成业内共识。市场深入调整、复杂程度提升,区域分化渐明之时,房企求富路在何方?

  劳动力成本连年上涨,令从事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外贸企业“压力山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廉价劳动力等传统优势逐渐丧失已成大势所趋,“跷着二郎腿就能做外贸”的日子一去不返,新的优势还不明朗,外贸企业何以自立?

  从“突发新闻”到渐成常态的反垄断调查,也让一批跨国公司颇有些不适应。中国官方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促进公平竞争的决心有目共睹,企业倚仗市场支配地位随心所欲赚钱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付出的代价日渐高昂。“梦醒之后”,跨国公司需要在中国市场找到新的道路。

  这些都将有待观察。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人面对财富的心态正在改变。

  与凭着追涨杀跌的本事,跟风追捧黄金、“比特币”的中国大妈相比,如今投身理财热潮的年轻一代既看重收益,也考虑风险;愿意尝鲜“余额宝”等新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也不排斥传统的银行理财业务。快速致富的冲动,正让位于理性的权衡和思索。

  可以期待的是,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经济结构进一步调整,中国的财富故事将在新的时代上演更多新的传奇。(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