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美经济人均份额差距悬殊 评价指标存在缺陷

2014年10月11日 07:3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中美经济人均份额差距悬殊评价指标存在缺陷

  中国经济在单一的计算标准下被推到了“账面上的世界第一”之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发布报告显示,按照购买力平价(PPP)的计算方式,中国的GDP总量在2014年年底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西方媒体连日热炒此事,并给中国戴上了美国经济“终结者”的“帽子”。专家指出,购买力平价的测算标准并不能代表一国真实的经济水平。中国或许拥有全球最大的经济体量,但按照人均份额来看远不是最富有的,中国仍处在发展中国家的行列里。

  购买力平价体系有缺陷

  一国的经济规模与实力能否简单的用一个指标来“定性”,显然是一件需要慎重的事情。在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按PPP得出中国将在今年年底占有全球GDP总量的16.48%,规模达17.632万亿美元;而美国则占16.28%,总量为17.416万亿美元。并且据估算,到2019年中国经济总量将比美国高出20%。

  这样的“超越”令国人困惑,因为这个“第一”分明与实际感受“不相符”。专家指出,在任何时点、任何国家之间直接用购买力平价来比较GDP总量都没有太大意义。由于购买力平价所依据的一揽子商品和服务只是消费领域很小的一部分,无法代替整个消费领域,而GDP总是大于消费,二者完全不是一个同等范畴。

  此外,购买力平价指标的样本代表性本身也令人怀疑。“PPP的计算是通过直接换算得出的,并没有考虑到市场之间是分割的。即便是同样的商品,在不同的市场里也是由不同的生产要素构成的,其历史形成的成本、价格也是不同的。中国由于自身的用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等并不是完全市场化的,因此,直接进行同样商品的购买力横向比较来得出GDP体量无疑是一种‘一叶障目’的做法,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对本报记者表示。

  人均GDP排名仍然较低

  实际上,目前学界在GDP的国际比较方面并没有一个完全无争议的算法,即使是购买力平价算法,也存在多种口径。而国际认可的GDP统计方式目前仍然是以现行汇率水平为基础。据此计算,中国GDP在2014年有可能达到10万亿美元,美国则将超过17万亿美元,中国的经济规模只相当于美国的58.9%。而具体到人均GDP上,两者大致为7353美元比53867美元,中国仅为美国13.7%,与美国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差距。

  从国际上看,用购买力平价方法得出的结果往往明显高估了发展中国家的货币购买力水平,并且忽视了经济总量下人均份额之间的差距。有学者测算认为,在人均GDP方面,中国跟美国的差距可能在50年或70年。

  只比较总量的结论没有太大意义。中国的经济外向型特征比较明显,从人均所享有的国民总收入(GNI)来看,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当期收入还远远比不上发达国家,福利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光看我们还拥有6亿农村人口,就能知道人均所享有的财富和公共福利仍处在较低的水平。”徐洪才解释说。

  此外,蛋糕再大,庞大的人口基数也会让每人分到的数量远不如总量看上去“那么美”。

  经济发展核心在“质变”

  或许中国经济总量的上升无可避免,但更大就意味着更好吗?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日前就做出回答,表示在经济增长质量上中国与美国还有很大差距,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还需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

  徐洪才说:“去年我国的第三产业才刚刚超过第二产业,城乡分割、二元经济等还是我国经济常态,我们还没有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与早就完成了工业化的美国相比,毫无疑问我们还是追赶型的发展中国家。GDP的规模、数量是一方面,但是质量也是一方面,我们所强调的经济‘新常态’就是要更加重视‘质变’而非‘量变’。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中国依旧处于低端位置,那么我们整体的经济竞争力就根本谈不上和美国平起平坐。现在西方强调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一,我们必须警惕它们可能同时会对我们提出与中国经济地位不相适应的责任和要求,而目前看来国际游戏规则依然是更多地保护了发达国家的利益。”

【编辑:贾亦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