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应对经济“新常态” 货币政策如何继续稳健

2014年10月22日 16:3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记者罗政、杨溢仁、王淑娟)居民消费偏弱,工业端持续低迷,宏观经济的“新常态”,引发市场对货币政策再放松的预期再次升温。而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表示,预计今年全年GDP增速在7.5%左右,中国政府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稳健的货币政策究竟该如何继续稳健?专家认为,“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增强金融运行效率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已成为央行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经济内生动力较弱的形势下,区间调控、定向调控仍是货币政策重要选择。

  问题不是流动性不足

  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第3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7.3%,创下自2009年第1季度以来的新低。而央行1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3季度,我国社会融资规模总量为12.8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少了1.12万亿元。一些机构预期央行降低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正在加大。

  但记者的调查发现,更多的业内人士认为,政策层并不将7.5%作为底线,而从央行当前进行的一系列货币政策操作考量,近期降准降息的可能性很小。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3季度例会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适度的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及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分析人士认为,现在的问题不是在于流动性不足,而是内需不足。一位公募基金资深债券分析师告诉记者,在市场利率仍然偏高的情况下,如果再压低存款利率,银行当前已经很艰难的存款业务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也不利于银行放贷。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组首席分析师邓海清也表示,调低存款基准利率的效果较小,反而会促使资金涌入货币市场基金以及理财账户,对银行总体资金成本的影响不可预料。

  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上述公募基金公司资深债券分析师告诉记者,从央行的实际动作来看,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引导市场利率稳步下行,是其当前货币政策的主攻方向。

  上周二,央行年内第3次下调正回购利率,而继上周四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0亿元14天期正回购操作之后,本周二央行再次进行了相同的动作。

  仅上周来看,国债利率、企债利率、城投债利率分别平均下行22BP、14BP和24BP,延续了此前数月的趋势。

  业内人士表示,央行多次调低正回购利率,就是在利率市场化尚未完全实现的情况下,一种间接降低融资成本的实现方式。

  海通证券债券研究组首席分析师姜超分析认为,央行定向宽松的政策还将延续,正回购利率或随时下调。申银万国证券债券研究团队则认为,经济下行和货币政策偏宽松将延续,而回购利率下调将带动短期利率的下行,也为长期利率向下调整打开了空间。

  继续防范局部性风险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今年以来我国并没有实行“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在强力推进改革的同时出台结构性政策,进行精准的“定点滴灌”。专家认为,在经济内生动力较弱的形势下,区间调控、定向调控仍是未来的货币政策重要选择。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面临着若干风险点。比如通缩,PPI连续多个月为负值,会抑制消费,抑制投资,对经济运行持续产生较大压力。此外,市场上的违约风险逐渐显现,信托产品违约、联保联贷违约已不再是个案。虽然目前尚无系统性风险,但对这些局部性风险仍需要积极防范。

  专家认为,货币政策则应在坚持稳健基调的同时,灵活运用多种政策工具,保持适度流动性。国信证券策略团队认为,9月份CPI和PPI均低于预期,而海外原油等能源价格也持续走低,不排除政策进一步宽松的可能,为深化改革创造条件。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黄剑辉表示,短期的经济波动不应对中长期的经济改革产生影响,当前仍应保持货币政策的定力,继续通过“定向调控、精准发力”,在经济新常态下用改革来激发市场的内在活力。

【编辑:种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