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吴敬琏:经济新常态建立不靠“强刺激”靠改革

2014年11月04日 15:5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新华网杭州11月4日电(记者朱涵)什么是经济新常态?如何建立经济新常态?政府和企业又该怎么做?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3日下午在杭州举行的中国民间商会论坛上发言表示,中国经济“旧常态”打破已成共识,但经济新常态仍未完全建立,只有继续推进改革、提高效率、优化结构才能建立经济新常态。

  吴敬琏认为,目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这并不是新常态的一项指标。“只有比较高的效率支撑的中速或低速增长,才能算是一个真的新常态。没有效率支撑的增长是维持不下去的。”吴敬琏说。

  吴敬琏进一步解释说,中国之前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靠人口红利、靠改革开放、城镇化,但目前这些因素所带来的动力已经逐渐消失,而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仍然很小。所谓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关键仍然是提高效率、附加值和盈利性,找到新的动力。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从接近10%的年增长率下降至今年第三季度的7.3%。在这种形式下,吴敬琏认为,不能够再以类似万亿贷款的强刺激政策在短期内提升GDP增长率。

  “采取放松银根、增加投资的好处是能够在短时间看到市场反弹,但坏处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同时造成一种繁荣假象,使得企业都不愿意努力去提高效率,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反而被延迟。”吴敬琏说。

  吴敬琏认为,不应用“大水漫灌”的形式支持企业,因为资源有限,“寅吃卯粮”将会造成债台高筑。因为企业和各级政府负债投资、超量投资已造成中国的负债率提高,导致偿债危机的传导以及连锁反应,容易积累形成系统性危机。

  吴敬琏认为,经济新常态的建立仍应将主要力量放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之上。一方面依靠宏观政策进行调控,同时,在负债率较高的情况下,还须停止回报过低或没有回报的无效投资,停止对“僵尸企业”的输血,对资不抵债的企业实施破产重整、停止“刚性兑付”释放风险,用国有资本偿还政府或有负债、盘活粗放增长造成的死资产,加之实行灵活的货币政策等,通过系列措施来堵塞漏洞、降低风险。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