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互联网颠覆公益界 4G时代改变公益传播现状

2014年11月25日 11:27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传播革命,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深刻改变着中国公益界的权力格局。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满足了公益捐赠透明性、可选择性和快捷性的需求,为大众参与公益活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
  据《中国网络捐赠研究报告》显示,迄今已有5.6亿人次的中国网民参与了网络捐赠。这意味着,每一位手中握有智能手机的个人和机构,均有平等权利和机会参与公益资源的分配;而在“新媒体赋权”的权力再分配中,赢家必定是那些公信力强、效率高并且追上技术革命步伐的公益组织。
  公益界权力再分配
  近年来,“慈善”一直是个敏感词。从官方慈善事业遭到公众质疑,到民间慈善机构因运行不规范被官方责令信息公开,处于官方与民间双重压力之下,中国慈善之路一直“步步惊心”。
  钱从哪里来?又该往哪里去?
  15年前,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就曾在一篇文章中写到:互联网公益,互联网捐款的选择性、便捷性和透明性将非常有利于那些优秀的公益机构获取资源。对于公众的参与,它也非常方便。
  在公益界“教父”徐永光看来,互联网公益的价值有三条:第一是选择性,你可以在互联网选择你喜欢的项目;第二是便捷性,支付便捷;第三是透明性。
15年以后,这三点都已变成了现实。徐永光认为,互联网公益是非常有利于公众参与的,每个人或企业,捐款有六个权利。第一个权利,你有捐或不捐的权利,你只要依法纳税了,你已经履行了你公民的义务,均是自愿;第二,你有选择受捐机构的权利,愿意捐给哪个机构是你的权利;第三,你有选择捐助项目的权利,喜欢关注哪个项目,就给哪个项目、哪个领域捐款;第四,你有对你的捐款使用监督的权利;第五,你有向受捐机构索要捐赠发票的权利,因为你拿到了发票,你就实现了第六个权利,你拿着发票进行税前扣除。
  IT科技的发展正在改变世界,也正在改变中国公益慈善的现在和未来。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新媒介传播,互联网金融乃至物联网传感技术的兴起,给民间公益、人人公益、微公益插上了飞腾的翅膀。
  新浪微公益平台2012年上线,所提口号“平等地成就每一个用户的求助和爱心”,切中互联网微公益之肯綮。截至2014年3月31日,微公益平台累计协助公益组织发起10147个项目,劝募善款达到2.1亿元;其中2013年雅安地震期间72小时为16个公募基金会的32个微公益项目筹款超过1亿元。微公益吸引了超过1.7亿的网友以不同方式奉献爱心。
  腾讯公益则以打造社会化公益平台为目标,开启了“月捐”、“乐捐”项目。截至2013年9月,募捐成果包括3.26万份营养餐,15万份爱心营养包,4万份棉衣、新鞋、寝具,83.4万棵果树茶树,133所书屋,4000名孩子的学习生活费,1万份爱心包等,并为4300名贫困患病儿童和白内障患者提供了帮助。
  互联网微公益和乐捐平台的建立,是公益领域的一场革命。它为公众参与公益活动、自主选择捐赠项目和受捐机构提供了极大便利;网民甚至可以自己发起、自己设计项目与公益组织合作,人人公益已不再是一句空话。通过互联网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传播,运用互联网金融工具,乃至运用云管理、大数据,极大提高了公益项目的传播效率、管理效率和透明度。
  移动互联网时代给公益界带来了一次权力再分配的机会,草根组织可以借此与大慈善机构在同一平台上进行公平竞争,取得后发优势。邓飞模式并非不可复制。
  4G时代改变公益传播现状
  1999年徐永光在《欢呼互联网,拥抱新生活》一文中,对互联网与公益的关系做过预测:“互联网为非营利机构的宣传和项目推介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公众可以通过网络为公益事业捐款。在线捐款的选择性、便捷性和透明性,将使那些影响大、信誉好的非营利机构更加迅速壮大起来”。15年前的预测,今天变成了现实。
  虽然这些话应验了,但是徐永光认为,今天中国公益行业的信息化水平还很低。“低到连我住的小区小卖部都不如。我在小卖部订一桶水,订完后马上会收到一条信息:我们这里还有什么产品,欢迎选购之类。但是中国的基金会竟然2/3没有网站。这叫做‘去信息化生存’。说明这个行业整体的落后,落伍!多少机构还迷恋在过去20年以前的状态。给人以隔世之感。”
  如果说3G时代带动了微信、微博等图文、语音社交类应用的兴起,那么4G时代的到来将会带来怎样的巨变呢?
  前瞻网资深产业研究员、分析师罗娟指出,4G时代,微视产品将于微信、微博等平台进行无缝对接,移动社交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4G同样改变了捐赠人服务和传播的问题。
  罗娟认为,从郭美美事件开始,到病危青年欲捐遗体,红会“不上门办理”,中国的基金会一直处在风口浪尖。世界变化太快,4G时代改变了社交,改变了传播,公益就是传播,传播就是公益,4G自然改变了公益,如果基金会一直不变,则会被时代边缘化,人们对基金会的认可度就会逐渐降低。
  尽管4G时代改变最大的就是视频传播,而目前的现状是,中国大大小小3000多家基金会中还不具有组织视频传播的能力。在罗娟看来,4G时代会给基金会带来三大难关。
  第一个难关就是透明。4G时代对透明化的要求提高了,不仅仅限于基金会网站上公布的几个收入支出数据表格,而是视频全部呈现;第二个难关是专业。目前公益捐助的物品都较为粗糙,比如重大灾害大家都捐助的帐篷为例,有时候根本无法适应救灾的实际情况,雅安芦山地震,温度高而且当地气候比较潮湿,帐篷里面温度超过35度,基本无法睡觉,所以捐赠的帐篷效果有限;第三个难关是参与。4G时代,捐赠人参与诉求急剧上升,捐赠人需要参与到具体活动过程中,但是当前基金会并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平台为捐赠人提供一个合理的参与模式。
  推动公慈事业透明度建设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基金会持续经营及发展模式分析报告》数据显示:随着《基金会管理条例》的颁布,非公募基金会快速增长,2005年以后非公募基金会的年增长率都在30%以上,而同期公募基金会的年增长率在10%左右。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基金会3029个,比上年增加415个,增长15.9%;截至2013年7月底,我国基金会总数达3249家。截至2013年7月底,全国基金会中全国性基金会186家,地方性基金会3062家。全国性基金会占比约为5.76%。
  201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支持慈善事业发展,让每一个身处困境者都能得到社会关爱和温暖”。这是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支持发展慈善事业”以来,相关表述第9次出现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
  “对于慈善事业发展的问题,提高到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高度去重视,是一个信号,也将对整个行业发展起到重要影响。”壹基金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马蔚华指出,世界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在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同时,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已经成为弥合社会伤口的良药。在发达国家,一般把慈善社会事业叫做第三次分配,并把慈善事业看作拉动消费、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马蔚华同时指出,期盼公益慈善法律法规早日出台,建议将信托机制尤其是独立第三方托管和专业化投资管理等机制,引入公益慈善基金管理,把商业领域的理念和经验移植到公益行业中,推动我国慈善公益事业在透明度与公信力方面的建设。
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