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我国将出碳排放总量控制及分解方案

2014年11月26日 15:42 来源:北京商报 参与互动(0)

  (记者 蒋梦惟)“有了总量控制,碳排放交易才真正有意义。”这是不少环保专家多次重申的观点。而他们口中这种真正有意义的碳交易也即将在我国实现。

  在昨日国新办举办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2014年度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苏伟透露,我国正在探索的7个碳交易试点,累计成交金额突破了5亿元。目前,中央将碳排放权交易明确列入今年的中央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我国确定将出台关于碳排放总量控制及其分解机制的方案,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有望在今年底尽早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令碳排放权交易有个坚实的法律基础。

  国家发改委主任解振华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能耗强度和碳强度进一步降低,单位GDP能耗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6%,碳强度下降了5%。不可否认,未来如果我国想继续保持这一力度,探索更加市场化的碳排放权交易,就应尽快建立起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能够有效实现减排的碳交易市场。此前,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等多位专家曾多次强调,如果碳交易一直停留在不限制总量随意买卖的阶段,交易的减排目的就难以实现。

  “搞碳交易离不开总量。”苏伟直言。因此,苏伟表示,在此前试点碳交易的过程中,我国已经启动了对相关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报告的要求,奠定了全国开展碳交易的基础,此后,我国将出台关于碳排放总量控制及其分解机制的方案,加快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争取2016年开始运行。

  在马军看来,总量及分解方案的制定之所以没在碳交易试点开始运行就发布,正是因为存在两方面的核心问题难以解决。“首先,其他已经实行碳交易的国家在确定总量的时候已经达到了碳排放峰值状态,在此基础上确定总量后再逐年削减总量就能够实现减排的目的,但据国家发改委透露,我国到2030年才会到达峰值,但目前我国已经要在全国推行碳交易了,因此,未来十多年间碳排放的增量和原则上应该逐年递减的总量如何平衡就需要反复计算,没有经验可以参考。”马军表示,此外,对于各行业初始排放量如何分配也存在不小的争议,每个行业肯定都希望为自己多争取一些,以前欧美国家在分配排放指标的时候就曾经出现部分行业存在大量盈余的情况,一度令碳价格大幅下跌,碳交易形同虚设。

  据苏伟介绍,中国从2011年开始启动了7个省市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经过两到三年,这些试点从机制建设、法制建设、规则建立、交易平台建设等都已完成,并从去年底到今年上半年已陆续上线交易,总体起步较为平稳。根据当天发布的报告,截至2014年10月底,中国7个试点省市碳交易市场共交易1375万吨二氧化碳,累计成交金额突破5亿元。

  苏伟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推动立法进程,尽快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同时进一步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争取在2016年开始运行。“这肯定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需要逐渐积累探索、不断改进。”苏伟说,“我们希望到‘十三五’末的时候,能够有相对比较成熟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在日前发布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中美两国宣布了各自的行动目标。美国到2025年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6%-28%,并努力减排28%。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

【编辑:种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