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谭浩俊:中关村经验可以推广不能复制

2014年12月17日 14:29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国务院部署在更大范围推广中关村试点政策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很多地方表示,要把中关村经验复制到国家批准的高新技术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地方设立的类似区域,以推动地方各种示范区、创新区的快速成长、健康发展。
  实事求是地讲,地方有这样的理念、这样的想法、这样的反应是好的,也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中关村的经验,只能学习和推广,而不能复制,也复制不了。因为,中关村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政治、经济、体制和区位优势,是其他地方所不具备的,甚至连上海这样的经济中心也不具备。
  但是,这也不是说,中关村的成功就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地方。实际上,所谓的中关村经验,说到底,就是市场经济意识,就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就是对待自主创新的态度。如果这些方面的条件具备了,是不是需要复制一个中关村,并没有多大意义。而恰恰是这一点,中关村做到了,其他地方没有做到,这才具有了推广和借鉴经验的意义。
  以6项可以推广的先行先试政策而言,无论是已经确定推广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改革、非上市中小企业通过股份转让代办系统进行股权融资、扩大税前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范围等3项政策,还是此次将推开的股权和分红激励、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等,都是实施难度不是很大,但体制门槛较高的政策。中关村凭借天然的地理和区位优势率先实行了,但其他地方敢这样探索吗?这就是观念和理念、魄力和勇气问题了。如果具有第一次吃螃蟹的精神,自然不在话下。反之,就算中关村经验已经得到了高层的认可,有的地方可能还是不太敢学习推广,或者说没有能力推广。为什么提出要复制,而不是推广,也是不愿大胆探索的表现。
  必须注意,就算其他地方复制和推广中关村经验工作做得再好,自己不去积极探索与大胆创新,中国的自主创新工作仍然无法跟上世界的步伐,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就仍然会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中关村的经验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只有自己不断地探索与创新,整个中国的创新工作才能步入新的台阶,体制和机制才能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何谓原始创新,何谓市场导向,何谓创新要素配置,说到底,还是要发挥每个市场主体的作用,发挥每个创新示范区的作用,而不是单纯地将别人的经验拿过来。别人的经验拿得再好,也是别人的。
  也正因为如此,我支持推广中关村的经验,但不支持复制中关村经验。吸引和推广中关村的经验,也必须结合本地实际,创新式地吸纳,并注入地区特色。否则,就会出现“南橘北枳”的现象,别人的没复制好,自己的也没有。
  总之,各地在学习推广中关村经验过程中,一定要把自主创新放在最突出位置,边学习边创新、边借鉴边探索,把中关村的经验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经验、创新思路、创新方法。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