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经济观察:怎么看待成品油提税

2014年12月18日 16:39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2014年12月12日,成品油消费税在沉寂了5年后,迎来了半个月内第二次提税,而且幅度不小,一时间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有人指出,成品油提税不是小事,能不能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或举行听证?目前,消费税还没有立法,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规定:“消费税税目、税率的调整,由国务院决定。”因此,从程序上来说,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布调整成品油消费税政策,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在当前情况下上调成品油消费税,这是在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节能减排工作任务日益艰巨的背景下推出的,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我国石油资源匮乏,国家能源安全形势严峻。另一方面,我国石油利用效率低、单耗水平高、浪费现象严重。同时,成品油消费使用过程中排放的一氧化碳等有害成分,已成为城市PM2.5污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因此,适当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可以引导生产和消费,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长远看,还减少了未来治理大气污染的成本。

  税制改革既有自身内在要求,也要选择合适时机,同时要考虑到社会预期和居民心理承受能力。今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从最高超100美元到跌破60美元。选择在国内油价经历连续八次下调后,抓住第九次和第十次油价下调窗口的合适时机,在不增加消费者负担前提下,采取价跌税升方式,以提高消费税来对冲价格下调,不但有利于市场平稳过渡、体现政策导向,也为我国未来进一步推进消费税改革、更好发挥消费税调节作用进行了新的尝试。

  我国税收结构以流转税为主体,选择烟、酒、小汽车、汽油、柴油等少数商品在生产、进口环节按差别税率征收,其作用除了筹集财政收入的税收共性特征外,核心是发挥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及引导合理消费等调节作用。

  增加的成品油消费税将如何有效使用?就成品油消费税而言,征收和提高成品油消费税后形成的收入,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安排,主要用于两方面:一是增加治理环境污染、应对气候变化的财政资金,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改善人民生活环境;二是用于促进节约能源,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央财政每年将安排专项资金,保障政府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所需资金。这也意味着此次消费税政策调整,具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和示范作用。

  2012年,我国成品油消费税为2811.04亿元,2013年财政决算总支出140212.10亿元,比2012年的125952.97亿元增长11.32%。其中,用于节能环保支出3435亿元,比2012年的2963.46亿元增长15.91%,占当年财政总支出的2.45%。与污染减排治理有关支出合计为1914.24亿元,占节能环保支出的55.73%。数据反映出,2013年财政的节能环保支出增长大于财政支出增长。考虑到此次提高消费税预计将增收1000亿元以上,随着我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未来我国能源节约、环境保护支出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

  本次调整成品油等部分产品消费税政策,是我国改革和完善消费税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未来消费税改革将着力优化税率结构、调整征收环节,更好发挥消费税在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以及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同时,通过消费税稳定价格和适度提高税负,也可为清洁能源和替代能源发展提供空间。

  2014年以来,我国加大了税收的结构性调整。既有以减税为主的简并和统一增值税征收率、扩大“营改增”试点行业、加大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力度,还出台了很多税收优惠政策,比如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个人所得税减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加大支持和促进创业就业的税收政策力度、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对废矿物油再生油品免征消费税、扩大启运港退税和融资租赁货物出口退税政策试点,也包含这次提高成品油消费税的调整。总体有增有减,但减税大于增税。因此,我国未来税制改革的总趋势将在稳定税负、优化结构、改革税制,规范管理基础上,更好发挥税收优化资源配置和公平收入分配功能,以促进我国经济转型、结构优化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教授胡怡建)

【编辑:秦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