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辽宁省委书记:以改革促转型升级 靠开放助振兴发展

2014年12月29日 09:13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辽沈大地改革潮》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和辽宁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该书收录了李长春同志1982年至1990年担任沈阳市市长、中共沈阳市委书记、中共辽宁省委副书记和辽宁省代省长、省长期间的部分讲话、谈话、文章、批示、信件、访谈等120余篇。不仅真实记录了20世纪80年代辽沈大地改革开放的峥嵘岁月,也全面再现了辽沈大地广大干部群众改革创新的历史精神风貌。

  辽宁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开发建设,始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形成于1953年开始执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共和国的总装备部”和“共和国的脊梁”,辽宁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最早建成的全国重化工业基地,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举足轻重的巨大贡献。同时作为我国实行计划经济最早最为彻底、退出计划经济最晚最不彻底的地区,又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改革、振兴和发展任务最为艰巨的老工业基地。

  20世纪80年代,正值我国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开展城市综合改革、加快实施对外开放的经济体制转轨发展关键时期,也是辽宁老工业基地的第一次改革开放高潮。李长春同志和辽宁省、沈阳市其他领导同志一起,带领全省人民,在辽沈大地进行的许多富有开创性和突破性的探索,同安徽的农村改革、广东的对外开放、江苏发展乡镇企业、浙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一样,不仅为全国改革开放提供了具有重要全局意义的探索和示范,也成为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实践内容,不仅为20世纪90年代辽宁老工业基地三年改革脱困,以及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实施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体制基础和经济基础,也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辽宁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快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和发展振兴,提供了许多重要启示和借鉴。

  ——实现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和发展振兴,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知行合一

  改革是一场革命,不但要触及现存的客观事物,而且必然要触及人们的世界观。改革开放要迈出实质性步伐,必须知行合一,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前提。

  20世纪80年代,辽宁老工业基地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计划经济的传统思维、传统体制根深蒂固。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首先要一分为二地辩证看待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和劣势。就是既要看到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也要看到老观念、老框框多,改革的思想阻力更大,解放思想难度也更大的劣势。

  当时正是基于这种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认识,李长春同志提出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步伐,一要确立以生产力为根本标准的思维方式。凡是适应和促进老工业基地生产力发展的都是社会主义需要的、允许的,都要肯定和坚持;凡是阻碍和破坏老工业基地生产力发展的,都是社会主义不允许的,都要坚决冲破,坚决革除。二要正确理解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同坚持改革开放的关系。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中央提出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内在核心本质,科学认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社会形态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等经济形态是两个根本不同的范畴,坚决摈弃把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等同化的错误认识。正确看待人类在发展商品经济过程中共同创造的科学技术,以及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管理手段,都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都是同商品经济相伴而生的,都是人类的共同文明成果。三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改革开放作为我国历史发展进入新阶段过程中出现的特殊新生事物,决不能因为在改革中出现某些消极现象就对改革失掉信心,更不能被非本质、非主流的问题动摇改革的方向,再走回头路。对那些一时看不准、争议较大,又难以统一认识的问题,不要轻易下结论,可以先试点,对一些搞活经济的探索,不要轻易地以僵化体制下形成的规定为依据来简单对待和处理,决不允许以任何借口不改革开放。提出用创造性的办法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政策,是开创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新局面的关键所在。这些重要思想和观点,有力地促进了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思想解放。

  当前,推动辽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为先导,必须实现在统一认识基础上的统一行动,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加快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步伐。

  ——实现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和发展振兴,必须具有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勇气、善于破解各种难题的改革智慧、善作善为的优良品格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改革的重心也逐步转向城市综合体制改革。

  当时,沈阳作为国家重要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既担负着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重要任务,同时又面临“三老两差”即技术老化、产品老化、装备老化和经济效益差、竞争能力差的现实问题。为此,李长春同志提出要率先打破沈阳市现行条块分割的封闭生产模式和按照行政区划分的经济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沈阳的经济和地理优势以及中心城市作用;扩大沈阳中心城市经济自主权;狠抓“两改三开”,即技术改造、经济改革和开发人才、开发新产业、实行进一步对外开放,请求国家赋予沈阳省级经济管理权限,在沈阳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

  此后,沈阳市在全面深入推进农村体制改革发展的同时,大胆探索创新城市综合改革,并始终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放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其间,李长春同志提出,搞活大中型企业要树立市场的观念、竞争的观念、投入产出的观念、科学决策的观念、经济杠杆调节的观念,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并组织领导和推动实施了企业组织结构、经营方式以及一系列配套改革,为破解我国城市改革难题和突破城市发展瓶颈发挥了重要典型示范作用。先后推出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制、企业破产、拍卖转制等多种经营方式和所有制形式,1985年2月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企业破产办法,并于1986年8月对沈阳市防爆器材厂实施破产,成为全国第一家公有制破产企业。这一系列走在全国领先行列的改革探索和尝试,在为全国改革开放创造许多新鲜经验的同时,为90年代以后辽宁老工业基地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开展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城市综合改革奠定了基础,也使沈阳成为80年代全国闻名的“改革窗口”城市。

  当前,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全面振兴,战胜由于“三期”叠加带来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不仅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掌握善作善为的方法论,也要有改革攻坚所必需的创新勇气和改革智慧。

  ——实现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和发展振兴,必须坚定不移地举改革旗、走开放路,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改革

  198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开放大连等14个港口城市,并于1988年正式批准辽东半岛对外开放,辽宁老工业基地掀开了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改革的历史新篇章。

  当时,李长春同志与辽宁省其他领导同志一起,提出要把改革与开放紧密结合起来,使其相互促进,为此研究确定了辽东半岛对外开放的战略思路和整体布局。就是舞起“一个龙头”,即把大连建设成为辽东半岛对外开放的龙头;打出“两个拳头”,即把一大批大中型骨干企业直接推到国际市场一线,使大中型企业的改造纳入国际经济大循环,把乡镇企业推向国际市场,成为出口创汇的生力军;抓好“三个开放示范区”,即把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利用外资为主、出口创汇为主、高新技术为主的外向型综合工业区,把营口鲅鱼圈出口加工区建成“三来一补”和“外引内联”的出口工业区,把沈阳铁西工业区建成利用外资改造老企业的试验区;建设“四个基地”,即把辽东半岛建成出口创汇基地,进口替代基地,引进、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向内地转移基地,培养外向型人才和提供信息基地;通过“五口通商”带动中部五个城市,即通过加快大连、营口、丹东、锦州、盘锦五市港口建设,沈大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建设,沈阳、大连两个枢纽机场和几个支线机场建设等,带动辽宁中部五个城市发展,并向腹地展开,形成以大连为龙头,以锦州、盘锦和营口、丹东为两翼,中部城市群与沿海城市良性互动的对外开放格局,推动全省对外开放。应当说,20世纪80年代围绕辽宁老工业基地对外开放进行的探索与实践,为90年代以来辽宁对外开放确立了基本格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间,为加强辽宁沿海与腹地的良性互动,在国家计划安排资金、原材料有缺口,市场调节也存在困难的情况下,开工建成了全长375公里、全封闭、双向四车道,连接沈阳、大连、鞍山、营口、辽阳5个沿海和腹地大中城市的沈大高速公路。作为当时全国最长的高速公路,被誉为“神州第一路”。如今,沈大高速及其沿线,已经成为连接辽宁沿海与东北内陆腹地的交通带、产业带、城市带和旅游带,成为促进辽宁及东北地区改革开放的重要交通命脉。

  当前,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和发展振兴,要坚定不移地举改革旗、走开放路,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改革,充分发挥沿海沿边和地处东北亚的区位优势以及装备制造业基地的产业优势,一、二、三产业并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全力打造面向世界的开放型区域,走出一条依靠改革开放攻坚克难、激发活力、创新驱动的新路子。

  ——实现老工业基地改革开放和发展振兴,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

  20世纪80年代的辽宁和全国一样,仍然处在“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后的恢复建设和发展时期,无论是企业生产还是人民生活都面临着许多困难,都需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尽快使企业生产、人民生活走上正常的运行轨道。

  为此,李长春同志提出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时刻把群众装在心里,把群众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凡是已经具备条件的一定要积极去办,凡是通过创造条件可以办到的要尽力去办,凡是一时不具备条件的要向群众讲明原因,并提出规划努力去办。要努力解决好亏损企业职工、受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生活。通过采取多种渠道、多种措施、多种办法,辽宁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同舟共济,战胜了来自生产生活上的各种困难,共同走过了那段令人难忘的激情岁月。

  其间,即1984年2月,以李长春同志为班长的沈阳市政府把“治理南运河、建设带状公园”作为为民要办的好事之一,动员全市人民和工厂、企业、机关、学校、驻沈单位及部队,参加义务劳动,使昔日脏乱差的南运河,成为改变沈阳老工业基地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美化工程、绿化工程、开放工程、市政工程和民心工程。今天,沈阳南运河带状公园依然柳树成林、绿荫片片、流水潺潺,是辽沈人民生活、休憩、健身、运动、居住、办公的理想区域和展现沈阳中心城市风貌的亮丽名片。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辽宁又踏上了在改革中转型升级、在开放中振兴发展和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的新征程。正在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坚决落实好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彻底解决“四风”问题,以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成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秦辰】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