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盘点2014年中国品牌文化十大事件

2015年01月04日 18:23 来源:中国网 参与互动(0)

  中国网北京讯 2014年的中国,发生着“石破天惊”的变化。国家品牌、区域品牌、城市品牌、企业品牌乃至个人品牌都在中国梦的导引下,凝聚着文化的力量,绽放着耀眼的光辉。中华民族正以大国品牌的形象,受到世界瞩目,世人尊敬!品牌强国,文化铸魂,品牌文化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能量、软实力、生命力!

  “中国品牌文化年度十大事件”是中国品牌文化管理委员会的常规研究课题,每年年末对外发布,旨在帮助人们了解中国品牌文化发展态势,分享中国品牌文化研究成果,指导中国品牌文化建设。

  2014中国品牌文化十大事件

  1. APEC峰会:发布北京纲领 融合创新互联

  2. 国家公祭:唤醒民族记忆 捍卫国家尊严

  3. 文艺座谈:总书记指方向 以人民为中心

  4. 三联书店:李总理提希望 打造精神地标

  5. 中国高铁:造出高铁之心 实现中国创造

  6. 一河一路:世界申遗胜出 传承活态遗产

  7. 阿里巴巴:美国纽约上市 刷新造富纪录

  8. 三一重工:海外成功维权 胜诉美国政府

  9. 微信红包:创意引领时尚 引爆社交营销

  10.小崔代言:实话实说两亿 全部捐做公益

  1.APEC峰会:发布北京纲领 融合创新互联

  11月5日——11日,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时隔13年后重回中国,在北京举行。会议取得八大成果:一是明确了未来亚太合作的方向与目标。二是作出了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的重大决定。三是勾画了亚太经济互联互通网络的新蓝图。四是找到了支撑亚太经济发展的五大新支柱。五是开辟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合作新领域。六是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伙伴对话会。七是促进了中国与亚太主要国家双边关系的新发展。八是广泛宣示中国内外政策,赢得更多国际理解和支持。APEC峰会是我国国家品牌战略的宏大构想和实施,海内外各界人士及媒体高度评价了中国发挥的作用,认为亚太经济体深化合作不但为未来亚太经贸发展合作勾画了蓝图,也必将惠及世界,更为中国发展带来机遇。

  2.国家公祭:唤醒民族记忆 捍卫国家尊严

  12月13日,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以立法形式将南京大屠杀纪念活动确定为国家公祭日,构筑中国公祭第一品牌,唤醒民族记忆,触摸历史真相、彰显国家意志、维护民族尊严,借鉴历史智慧、协调国际关系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坦然面对这段历史,彰显了民族自信,铭记国耻,不是要延续仇恨,但表明了我国党、政府和人民对待日本右翼势力挑衅的鲜明态度,也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同时国家公祭告诉国人“落后必然挨打”,从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造世界强国。

  3.文艺座谈:总书记指方向 以人民为中心

  10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中国文艺事业发展及文艺品牌塑造指明方向。习近平强调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他指出文艺工作者要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认识文艺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造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习近平讲话精神对创作文化艺术精品、打造文化艺术品牌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在文艺界得到强烈反响,文艺界人士纷纷表示创作要反映人民心声,彰显时代精神,凝聚民族合力。

  4.三联书店:李总理提希望 打造精神地标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北京三联韬奋“24小时书店”正式挂牌营业。此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致信书店全体员工,对他们创建24小时不打烊书店给予高度评价。信中总理称赞“深夜书房”有创意,是对“全民阅读”的生动践行,希望他们将此打造成北京“精神地标”。早在4月8日夜,三联韬奋书店开始24小时试营业,并发起“读·一夜”主题夜读体验活动,引爆“夜读消费”,为城市注入了更多的人文气息,更为树立文化品牌做了大胆尝试和探索。当前,实体书店面临着转型和冲击的阵痛,三联书店“深夜书房”的创意以及总理的支持,必将推动全国实体书店转型和创新热潮。三联韬奋书店董事长樊希安表示:将不负总理厚望,坚守文化阵地,振兴实体书店品牌,打造城市“精神地标”。

  5.中国高铁:造出高铁之心 实现中国创造

  11月25日,装载“中国创造”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的中国北车CRH5A型动车组进入“5000公里正线试验”最后阶段。这标志着中国高铁列车核心技术正实现由“国产化”向“自主化”的转变,中国高铁列车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在硬件上,实现了中国设计、中国制造和中国材料;在软件中,则奔腾着中国语言、中国逻辑和中国思维。被称为“高铁之心”的牵引电传动系统和“高铁之脑”的网络控制系统是中国第一代高铁人历经七年研发成功。能否实现这两大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是衡量高铁列车制造企业是否具备核心创造能力的根本性指标。高铁核心技术完全自主化,将大力提升中国高铁列车的世界地位和品牌效应,对于打开海外市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6.一河一路:世界申遗胜出 传承活态遗产

  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和首次跨国申遗的丝绸之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47项,居世界第二。本次成功申遗项目均有明显跨域特征,大运河是现存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贯穿南北,跨越两市、六省,丝绸之路是世界最长的文化遗产线路,横跨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仅中国境内有22处遗迹,绵延三省一区。“一河一路”的申遗成功,不仅有助于推动不同文明对话、交流、合作,更能有效推动各地区、不同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与文化发展,共同开发活态历史文化遗产品牌价值。继承了世界文化遗产精神的新陆路,从文化认同中走出的新水路,是不可多得的世界人类历史文化瑰宝,对推动跨国管理、文物保护也提出了更多要求。

  7.阿里巴巴:美国纽约上市 刷新造富纪录

  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约交易所挂牌上市,受到了全球投资人的热烈追捧,显示了中国互联网品牌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经过十五年的努力,阿里成为史上最大规模的IPO,收盘价较发行价68美元上涨38.07%,收盘市值达2314.39亿美元,成为仅次于谷歌的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阿里上市后,财富可匹敌全球100多个国家,刷新了造富纪录,董事长马云晋身中国首富,还催生了数以万计从百万到亿万的富翁。 阿里的成功在于独创的“生态结构”模式,将网络购物、网上创业、支付体系、云计算与智能物流等融合在一起,打造了一个开放、协调、繁荣的商业生态系统,让参与者、客户和合伙伙伴共同获得成功,从阿里对八位敲钟人的选择可见一斑。阿里从草根企业做到如今规模的品牌示范效应,对创新企业是很好的学习与借鉴榜样。

  8.三一重工:海外成功维权 胜诉美国政府

  7月15日,历经两年风波,三一重工在美起诉奥巴马政府在巡回法院获胜。在长达47页的判决中,哥伦比亚特区联邦法院合议庭裁定,三一集团旗下子公司拉尔斯在BC项目中具有受宪法程序正义保护的财产权,此前奥巴马下令禁止三一重工在美的一宗并购案,侵犯了对方的合法权益,该公司应当被允许质证。这是中资公司对美国白宫取得的史无前例的法律诉讼胜利,也是第一宗成功挑战美国国家安全审查的案例。中国企业海外诉讼案件日益增多,是中国企业海外发展增强的表现,但CFIUS审查对很多想去美国投资的中国企业来说就像一道“魔咒”,三一胜诉白宫增加了中国企业海外维权的勇气,为更多到美国投资的外资企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权益,提供了成功先例和范本。

  9.微信红包:创意引领时尚 引爆社交营销

  1月27日腾讯旗下社交软件微信“抢红包”一上线,就全面开花,迅速爆红,并背后引爆微信支付和社交营销。腾讯数据显示,从除夕开始,截至大年初一16时,参与抢红包的用户超过500万,总计抢红包7500万次以上。领取到的红包总计超过2000万个,平均每分钟领取红包多达9412个。一时间,这种新鲜有趣的拜年方式作为马年春节的标志,引领了时尚潮流。“踩准时间点,满足用户需求,一起玩激发用户关系链,通过利益黏住参与人。”一位互联网人士告诉媒体,正是摸准了用户的心理,成就了创意品牌,微信改支付宝的“讨红包”为“抢红包”,由于“抢”的动作,更具有游戏性,更为人性化,在相互讨要、分发的欢乐中拉近了人际距离,就使“微信红包”别样红了!

  10.小崔代言:实话实说两亿 全部捐做公益

  3月28日,知名主持人崔永元在出席舞蹈家刘岩新书首发时坦承以十年两亿代言某家具品牌,并把这笔巨款全部捐献给自己成立的基金会。十年代言,一次付清,足见他在商家和百姓心中的地位。这几年他大胆直言,成立基金会,调查转基因,成为百姓利益的代言人,由他代言无疑会赢得消费者的信任。面对巨额代言,崔永元在接受前却提出苛刻条件,即双方各拿一部分钱出来,在出现纠纷时先赔偿消费者,然后再划分责任。他笑说找他代言的很多,一谈到这里,好多商家就底气不足了。近年名人代言伪劣商品,损害消费者的事情时有发生,事发后这些明星又急于撇清自己。如果代言前都能象小崔这样在合同中明确权责,不仅是对个人品牌形象的维护也是对代言产品的负责。

【编辑:程春雨】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