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外贸增速创新低 开年"盼春风"

2015年01月13日 18: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北京1月13日电 (记者 彭大伟)回望2014年,中国外贸可谓以“好消息”开头,以“坏天气”收尾。

  2014年初,中国宣布2013年全年进出口总值达到25.83万亿元人民币(合4.16万亿美元),首次突破4万亿美元,这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

  坐上“头把交椅”,却难以高枕无忧。1月13日,海关总署公布的2014年中国进出口总值显示,按人民币计价,去年全年仅增长2.3%(同比,下同),按美元计价也仅增长3.4%。

  这一增速不仅创下近年来新低,亦与2014年年初官方设定的7.5%外贸增速目标有明显落差。

  对此,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13日表示,去年中国外贸增速放缓除了受2013年部分月份基数偏高的因素影响之外,还受到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中国外贸进出口当中的低成本比较优势不断削弱和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快速下滑等三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地缘政治和大国关系博弈等风险也对我国的外贸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身处“寒冬腊月”的中国外贸,在2015年何时盼来春风?

  从同一天公布的2014年12月外贸数据来看,这并非遥遥无期。

  去年12月,中国进出口总值2.49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4.9%。其中出口增长9.9%,进口下降2.3%。

  苏格兰皇家银行驻香港经济学家高路易(Louis Kuijs)向中新社记者表示,2014年12月中国对美国的出口环比出现了显著提高,当月中国出口数据的提升或许表明全球市场需求正迎来改善。

  高路易分析,中国的出口正继续保持合理的增长,并获取更大的全球市场份额,这为中国总体经济增长持续提供积极因素。

  展望2015年外贸走势,郑跃声表示,从国际和国内都存在一些积极的因素和变化。

  在国际层面,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美国经济已经显示出相对稳固的复苏态势,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也将平稳增长,增速将略高于发达经济体。郑跃声表示,在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引导下,这些对于稳定中国的外贸出口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国内层面,中国官方去年以来高度重视外贸稳增长调结构,国务院曾召开四次常务会议讨论相关问题、推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等。其中,2014年内还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进口的若干意见》,提出继续鼓励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等进口,并合理增加一般消费品进口。

  郑跃声指出,中国的经济发展仍处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在外贸领域,国家出台的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系列措施,其政策效应还将继续显现,通关改革的红利也将不断释放,这些对推动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作用还会逐步加强。”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去年5月以来,除11月由于较高基数导致出口增速较低以外,其余各月出口增速均高于7%,其中对美国及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保持较高增速。劳动密集型、高新技术以及机电产品均保持正常水平稳定增长,一般贸易略好于加工贸易,表明出口增长较为真实和稳健。

  连平预计,在外需回暖下,未来出口有望中高速增长。

  “我们预计2015年我国外贸的总体增速将高于2014年。同时,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会进一步提高。”郑跃声说。

  不过,多位专家亦向记者表示,去年推出的完善出口退税等政策,虽然可以改善外贸企业运营环境,但不应指望中国外贸增速能借此回到过去的两位数高增长阶段。

  连平向记者指出,外贸“主要还是取决于外需”,“我们整个出口退税这些政策已经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大幅度地实施了,因此会有相对小幅度的改善,不太会出现特别大的反弹。”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周景彤亦认为,预计官方稳外贸促增长的政策2015年将陆续见到成效,“全年增速会高一点,但也不会特别高。”

  中国WTO学会常务理事何伟文告诉记者,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外贸也相应进入到新常态,“这个新常态不光是速度,而是要从结构上去变化,更好地提升我们在全球价值链上的位置。”(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