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平价超市“变味”是市场的正常反应

2015年01月14日 15:24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

  曾经一时风光的平价商店,陷入两头不讨好的境地。广州市审计局公布的一份绩效审计报告显示,“部分平价商店未完全按规定规范经营”、“总体供应规模较小,农副产品价格降幅不明显”、“平价商店所取得的市民认同度不高,社会效益不明显”等三大问题。抽查10家平价商店7家达不到平价标准。

  平价超市的成立初衷是很美好的,就是为了对冲物价上涨,让草根市民不至于没廉价食物可买。为了保证平价的实施,政府要减免税费场租以降低成本,还要尽量去拉近供货商和销售终端的对接,甚至还要给予一定数量上的补贴。这种从行政思维出发介入市场的方式,如今遭遇到了市场价值规律的考验。

  由于政府本身无法直接经营,这些超市也不是什么大型国企背景的连锁店,也不像垄断企业那样有免费公共资源随便用。区区超市要从惠民出发而不赚钱、少赚钱,真是勉为其难。因此尽管有复杂的规定去约束超市有多少比例的货品必须低于市场价,但约定是难以彻底落实的。审计局报告显示,超过五成受访市民对平价商店评价感觉“一般”或“不好”。

  当初对平价超市一面倒的赞美,固然有官方宣传的原因,同时也源于公众仍然残存“政府主导市场”、“价格可以管住”的幻觉。可是同样是这些有着美好愿望的老百姓,他们依然会从利益最大化出发,不厌其烦地在街边走鬼、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和平价超市中进行比价。一天天下来,平价超市究竟是不是价廉物美,老百姓全都心中有数了,根本用不着官方调查。现实中的许多平价超市早已成为一般超市:货品并不丰富,品牌的不便宜,便宜的没品牌,贵的更不好卖。这就是市场考验的结果,也是市场给予平价超市的现实定位。

  在近乎完全竞争状态的零售消费市场上,市场远比政府的力量要强大得多。如果真想降低居民物价负担,政府根本上还是要努力去打破地域门槛、本地保护主义,乃至疏通一切不利于物流的通道,同时做好食品安全监督,让优质的商品有可能把劣质商品驱逐出去。只是,这些市场基础工作都是需要长期培育的,无法立竿见影出政绩的,还要触及复杂的利益格局,远不如“平价超市”那么看似简单好玩。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