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湖北监利让想种地的人多种 不愿种的安心在外发展

2015年01月25日 09:24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

  前几天,在浙江杭州当面点师傅的湖北监利农民杨军把父母请到了杭州,给他的包子铺帮忙。“我们两口子在江浙打工10年了,包子铺的生意挺好,早就想让父母过来帮忙,可他们就是舍不得家里的那点儿责任田。”杨军无奈地说。

  “土地是咱农民的命根子,7.5亩地也是地呀,包给别人种,将来要不回来咋办?”老杨说。但最近几年监利县推进土地流转的一系列举措逐渐打消了老杨的顾虑。去年晚稻收获后,在村干部的见证下,老杨夫妇与昊天合作社签订土地入股耕种合同,放心地去了杭州。

  湖北监利是劳务输出大县,农业兼业化、老龄化、土地粗放经营问题突出。监利县巧做“加减”法,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大力推进土地流转,让想种地的人多种地,让不愿种地的人安心在外发展,最终让农民更多地享受到土地流转带来的红利。

  “土地种好了,照样能‘揽地生金’,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集约化经营,合作社种的地每亩比以前多收入220元!”周老嘴镇郭杨村种粮大户李强高兴地说。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监利县政府做好服务,在农村社区内设立了50多个土地流转服务窗口,为土地流转双方无偿提供信息、供需信息登记发布、土地丈量、合同签订等服务。至于价格,则让农民直接与土地流入方定价、议价,让农民自己算算流转账是否划得来。

  “前几年,我把地包出去,没办什么手续,常因为土地价格、使用年限跟户主闹矛盾。现在通过镇上签下流转合同,我就可以安心地在县城的服装厂上班了。”在县城佳美服饰加工车间上班的刘红芳对土地流转的好处深有感触。

  以土地有序流转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监利县还大力培育育秧工厂、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土地流转让水稻集中育秧、全程机械化等成为现实。监利水稻的复种指数逐年扩大,2014年实现早稻、晚稻、再生稻各增5万亩,粮食总产再增1亿斤的目标。”监利县农业局局长李家模说。监利县土地流转面积达到80万亩,今年春耕前还将流转20万亩。近3年来,全县专业大户发展到6000多户,家庭农场由37家发展到2323家,专业合作社由202家发展到620家。

  “发展现代农业,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是一个重要前提,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专业化、规模化程度,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增效。”监利县委书记董新发表示。

  在监利县,流转土地中的低产田不在少数,为了支持土地向专业大户集中,该县采取奖励扶持和项目跟进的方式,土地流转到哪里,农田整治项目就跟进到哪里。去年,监利共整合资金5.1亿元,改造农田水利设施、道路和电网。

  土地流转催生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同时,也把更多的农民从“不太挣钱、又走不开”的尴尬中解放出来,变成了土地流转有收入,工厂上班有收入,合作社入股有分红的“多薪农民”。周老嘴镇农民陈新发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后,自己在合作社种地,妻子王洪兰在当地的中泰电子公司上班,一年的收入在6万元以上。逐年增加的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使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安心在工厂上班,解决了工业园区企业用工的问题。夏 祥 宋从峰

【编辑:吴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