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江苏今年保障房预计新开工26万套

2015年01月27日 16:53 来源:现代快报  参与互动()

  江苏省住建厅副厅长宋如亚

                                  资料图片

  2014年江苏布置的保障房建设任务究竟完成了没有?2015年又将建多少保障房?国家倡导的共有产权房,目前江苏推进得如何?昨天下午,省政协委员、江苏省住建厅副厅长宋如亚接受现代快报采访时表示,2014年江苏的保障房建设指标全部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今年新开工的保障房数量拟与去年持平,但基本建成数量将显著上升。

  现代快报记者

  马乐乐 余乐 项凤华

  保障房

  去年超额完成建设目标,今年建成目标显著上升

  宋如亚说,2014年江苏保障房基本建成26.55万套、新开工27.75万套、发放低收入家庭租房补贴4.22万户,分别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的115.43%、106.73%和192%。完成国家下达的2.5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这样,“十二五”以来,全省保障房累计开工建设126.25万套,完成“十二五”住房保障规划目标总量的93.5%;其中,棚户区(危旧房)改造超过70万套,提前1年完成棚户区改造“十二五”规划的总量目标。

  “按照住建部的要求,初步考虑2015年保障房新开工目标将与2014年计划的26万套基本持平,基本建成目标将比2014年计划的23万套有显著上升。”宋如亚表示,具体计划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披露,并进一步征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意见后再最终确定。

  此外,江苏今年将主动适应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要求,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扩大基本住房保障对农业转移人口的有效覆盖。

  共有产权房

  淮安已成试点,今年鼓励各市因地制宜

  自从住建部提出推进共有产权房后,江苏就率先探索以共有产权模式改进经济适用房制度,其中淮安已经成为全国共有产权试点城市。包括南京在内的江苏多个城市,去年已经开始酝酿共有产权房制度的起草工作,其中南京已经提出今年有望出台共有产权房规则,沿用多年的保障房体系将发生明显变化。

  “因地制宜”是宋如亚对共有产权房的主要观点。他介绍说,去年12月份,省住建厅已经会同相关部门颁布《关于保障性住房共有产权工作的指导意见》,总的考虑是希望各地因地制宜,根据当地住房市场发展的不同阶段性、区域性特点,以及对出售型保障房的实际需求情况来统筹把握,不是搞一刀切,是鼓励各地立足于满足住房困难群体多元化、多层次需求前提下,自主决定是否采用共有产权模式,以及采用后的适用人群和产权划分比例。

  去年虽然楼市下行,不过江苏的房地产开发数额不减。去年江苏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8240.2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住宅投资5924.5亿元,同比增长14.6%。就房价而言,全省商品住宅成交均价7060元/平方米,同比增长1.2%,涨幅低于全省CPI涨幅,房价水平总体稳定;受到宏观经济影响,全省商品住宅销售面积802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6.1%。

  宋如亚表示,在房地产市场去行政化的背景下,去年江苏已经及时调整了限购、差别化信贷的政策。去年江苏的苏州、无锡、徐州、南京都先后解除限购,同时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也对二套房首付松绑。

  对于今年的工作目标,宋如亚称,对库存去化压力大的城市,将指导其合理控制土地出让的数量、节奏和结构。探索发展养老地产、旅游地产。另外,江苏还将建立房地产开发企业诚信目录,引导开发商加快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

  商品房

  去年房价涨幅1.2%,今年将加强分类指导

  将出台扬尘

  控制管理办法

  江苏将加强扬尘防控源头管理,研究出台《江苏省建筑施工扬尘控制管理办法》,健全施工过程中扬尘污染防治工作体制。以“优秀管理城市”等创建活动为载体,加强建筑工地和工程渣土运输管理。

  加强规划

  引导社会审美

  当前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丛生。宋如亚坦承,改变城市面貌、建筑风貌非一朝一夕所能及,影响建筑风貌的相关因素众多,包括业主审美水平、建设开发实力、设计师水平、规划局审批水平、领导审美和决策水平等。

  他表示,下一步将加强规划引导,塑造城市空间特色,构建完整的城乡规划特色视觉体系,划定城市“特色意图区”,规定特色意图区必须深化城市设计,明确建筑风貌的引导和控制要求,在此框架下鼓励建筑师的艺术创作。此外还将引导社会审美,加强制度和政策体系的建设。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