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PMI开年跌破荣枯线 3月份后经济有望企稳

2015年02月02日 13:13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参与互动()

  每经记者 胡健 发自北京

  今年春节格外晚,大家在寒冬中期待过年,中国经济也仍在寒冬中期盼回暖的春天。

  昨日(2月1日),中国官方发布的2015年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8%,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不仅连续5个月下跌,且为2012年10月以来首次跌破荣枯线。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2014年7月以来制造业PMI便呈趋势性下降,反应出工业产业增长动能减弱,预示经济增速可能继续下探。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陈中涛认为,2月份,由于受春节因素影响,经济活动仍会有所波动,预计3月份以后恢复有望加快,经济走势将逐渐企稳。

  PMI数月来首次跌破荣枯线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报告称,从整体经济变化看,受国内外经济周期因素影响,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正处在收缩阶段。目前由于外部环境的瞬息万变和季节等原因,使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和数据的扰动性增多。

  来自国外的不确定性因素主要是跌跌不休的大宗商品价格。

  受国际大宗商品特别是原油价格大跌影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已连续6个月下跌,1月份下跌1.3个百分点至41.9%,为2013年5月以来最低值。1月份进口指数下跌1.4个百分点至46.4%,为2012年8月以来最低值。

  连平说,从近期的进口数据看,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显著回升,进口增速出现持续负增长主要是由于进口价格降低所致。PMI进口指数的持续下跌,预示未来一段时间进口数据依然难以显著改善。

  据统计,今年1月指数比历史同期平均值低了2.2个百分点,但陈中涛说,从近10年来的历史数据来看,受节日因素扰动,1月份PMI指数多有下降,今年降幅不大,仅为同期平均水平。

  若具体至分项指数来看,需求和生产端其实都较为低迷,上月生产指数为51.7%,较前月下降0.5个百分点,拉动综合指数PMI下降0.13个百分点,是PMI指数回落的主要原因。

  生产者经营活动预期下降1.3个百分点至47.4%,是该指数历史最低值,已连续两个月处于收缩区间。连平分析说,生产指数和生产者经营活动预期同时大幅下降,表明企业生产意愿显著减弱,工业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疲态加重。

  1月渣打中小企业信心指数由2014年12月的55.5略升至56.6。渣打银行宏观分析师申岚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小企业信心指数各分项指数中,经营现状指数由2014年12月的56.6下滑至55.6。考虑到市场需求疲弱将持续拖累产量的增长,这将导致中小企业盈利增长放缓。

  多迹象支撑经济长期趋稳

  虽然官方PMI跌至荣枯线下,但市场预期并不算悲观。

  连平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逐渐转型,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逐步提升,观察和分析经济增长不仅要看制造业PMI,同时也要关注非制造业运行状况。

  同日发布的2015年1月份的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7%,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信息报告称,随着投资、税制和国企改革等一系列相关调控措施的逐步实施和落实,预计节后经济有望企稳。

  决策层最为关注的就业情况也没有出现恶化现象,上月从业人员指数仅略降0.2个百分点。

  智联CEO郭盛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表明经济下行未对整体就业产生明显下拉作用,从而为经济结构调整预留了充足的空间,也表明推出大规模经济刺激的紧迫性不足。

  结合渣打的调研情况,渣打银行宏观分析师申岚说,服务业中小企业经营状况优于制造业。这一结果同近期官方PMI显示结果一致。从营业额、产量、用工和信贷状况改善等因素看,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引擎的服务业的经营前景持续向好。

  “目前企业原材料库存、采购量指数均处在较低水平,有潜在补库需求。春节过后,补库需求将会加快释放,带动供应链活跃、经济走势趋稳。”陈中涛说。

  在经历一轮残酷的去杠杆过程后,宏观调控对经济的支持力度也有所加大。

  渣打银行报告称,若今年一季度央行再度下调贷款利率,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还将进一步下降。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