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智库预计今年GDP增速降至7.1%

2015年02月10日 09:50 来源:北京商报  参与互动()

  (记者 王晔君)中国官方智库——国家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近几年中国制定经济增长目标的主要依据是就业率,在劳动力数量持续下降的情况下,GDP(国内生产总值)的调控目标相应地就具有下调要求。初步预计,2015年中国GDP增速为7.1%,比去年放慢0.3个百分点。

  人口红利是支撑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其消退是近年来的明显趋势。据国家统计局1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14年全年经济增速创下24年来新低的同时,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也出现了连续第三年的下降。据统计,16-59岁的劳动年龄段人口在2014年减少了371万人,降幅超过了2013年。“人口红利”的消退也对经济产生了影响,被认为是经济减速的原因之一。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王远鸿表示,就业率一直是制定经济增长目标的重要依据,经济增长与就业率呈正相关,与物价呈负相关,经济增长目的也是使每个人都有工作、幸福生活。现在政府强调经济运行的“上下限”,上限就是指防通胀,下限就是稳增长、保就业。

  一位专家指出,劳动力数量减少将会造成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对一些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中国经济长期依赖充足的劳动力供给和高储蓄率。随着人口红利的消退,将倒逼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依靠人力投入转向依靠创新,但这还需要一个过程。

  “虽然近年来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是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所带动的就业却在增加。因为经过多年的发展后,我国服务业占比不断提高,而服务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所以即便是较低的增速,实现的就业率还是比较可观的。”王远鸿说。

  2014年2月在中央政治局讨论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会议上,明确强调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具备保持中高速增长的良好基础。从政治高度正式承认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已经下降,中国经济发展不再也不能追求“超高速”增长。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进入2015年,随着国内外市场形势的进一步变化,国民经济在各个领域都将体现更多新常态特征。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指出,目前国内外市场需求、地方政府与民间投资都不具备推动经济加速增长的能力,能够对经济增长速度产生明显影响力的因素只有中央政府。

  海关总署日前公布1月进出口数据,出口和进口双双下跌。在1月底人民币“狂贬”下,出口依然近10个月来首次下降。此前,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和汇丰制造业PMI在1月双双回落,前者28个月以来首次跌破荣枯线,而后者则是连续第二个月低于荣枯线。

  报告指出,2015年影响中国经济运行的四大因素是:需要妥善处理好改革与增长关系,前所未有的产能过剩使得经济短周期发生变异,地方政府开始面临较明显的财政压力,世界经济将持续维持弱复苏状态。这就决定今年中国GDP增长不可能突然出现快速增长。

  在王远鸿看来,今年经济增长预计在7%左右,从长期看,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约束在增加,经济潜在增长率在下降;另一方面,我国内外需不足,虽然消费稳增平稳,但投资、外贸表现不佳,经济下行压力还比较大。

【编辑:汪洁】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