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传统习俗换新衣 电商上演“红包”大战

2015年02月13日 09:59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

  春节将近,最火热的词莫过于“红包”。各电商纷纷摩拳擦掌,为红包大战预热。11日10时,一直“叫嚣”要发6亿元红包的支付宝钱包率先揭开“大战”序幕。但由于对局势判断不足,原本期望的全民参与变成全民吐槽,只好事后慌忙补救。其“对头”微信支付也于12日晚开始派送了第一波现金红包,同时还将在春晚开播的同一时间放出“大招”,继续派出现金超过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传统银行业也纷纷加入了春节红包大战之中。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第三方支付开展抢红包的活动是为了推广移动支付,希望能够在移动支付领域获得更多的市场,而这样的竞争已经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一些传统习俗。拱手作揖拜年变成短信微信拜年;糖果红包、现金红包,变成了移动终端的电子红包。这种大平台对接服务后带来的引流和辐射力,或将在未来的生活服务中呈现出更强大的力量。
  红包大战主体增多
  除了支付宝、微信、手机QQ和微博4家之外,红包大战再添新丁,快的打车也宣布加入。快的打车日前透露,春节期间将发放总价值超过10亿元的红包,包括1000万个现金红包和数亿个打车红包。
  中华工商时报记者还了解到华夏银行、平安银行以及浦发银行等多家银行在春节到来之前,都通过“抢红包”等营销模式吸引客户。
  移动支付市场竞争激烈
  据一位分析人士称,去年微信红包火爆,很大的原因在于用户之间互相派发红包和抢红包,官方并没有过多地参与和引导,支付宝希望在今年春节红包大战上实现弯道超车,但拿出的诚意又不足,掺杂了很多营销的成分在里面,导致了在首日红包派送活动中栽了跟头。
  互联网金融企业和传统银行纷纷推出红包争夺战,一方面是为回馈新老客户,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红包活动绑定更多的客户。而对于传统银行来讲,类似活动同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客户渠道。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企业推广抢红包活动,能够增加其微信账号的关注用户和绑定银行卡的用户数量,这种推广方式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讲,成本不会高于他们通过其他渠道吸引用户的成本;对于银行来讲,微信银行已经推出一年有余,但根据银率网调查结果,用户使用微信银行往往只进行金融信息查询,绑定银行卡的用户仍然较少,抢红包活动无疑会激励用户为微信银行绑定银行卡。
  “去年微信利用抢红包活动推广支付功能大获成功后,今年各类金融机构纷纷效仿,尽管不能取得像去年微信那样的价值,但这一潮流显然是对移动支付市场的又一轮跑马圈地,而各家金融机构都希望通过这一活动与竞争对手相制衡,2015年移动支付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该业内人士说。
  不过,互联网分析人士洪波则表示,红包应该是具有人情味、能够烘托节日氛围的一个中介,但当红包身上肩负太多如商业推广等,而没有考虑社交生态,恐将引来反感。在洪波看来,现在太多的企业出发点是营销,并没有考虑到社交生态,例如当红包在朋友圈刷屏时,一些用户是否被干扰到了,过多的企业营销是否会让用户反感。
  春节被“装进手机”
  不得不承认的是,手机和网络浪潮不仅急速地改变了社会生产力和产业组织模式,这股强大的力量也透过对用户行为的改变,进而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手机上的年味正在被社交和服务带动着,让我们的春节生活变得更便捷,也更丰富。
  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手机和网络对中国人的春节习俗,其实并没有剧烈地改变或否定什么,而是通过更便捷的对接线上与线下,故乡与远方,让中国人的春节从走亲访友,扩展到更广阔的网络空间。微信、视频拜年只是提供了拜年多元化的选择,传统的短信、电话甚至是寄贺卡会继续存在。微信这样的应用只使用流量,不单独收费,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选择不同的方式拜年,还与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关系相关,比如在熟人圈子里才会使用视频拜年。随着无线城市的建设、4G的普及,这样的应用会越来越多地被运用。”
  实际上手机和网络对接生活服务与社交,是一件正在发生的事情。只是借助于春节这个机会,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这种变迁在一个节点上爆发的张力,其背后所揭示的正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浪潮——当网络对接到衣食住行的服务层面时,用户对于高使用率平台的依赖感正在不断增强。这种大平台对接服务后带来的引流和辐射力,将在未来的生活服务中呈现出更强大的力量。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