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缘何“7%”? 中国下调经济增速目标的四重考量

2015年03月05日 18: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题:缘何“7%”?中国下调经济增速目标的四重考量

  中新社记者 周锐

  一如市场预期,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2015年经济增速目标从去年的“7.5%左右”下移至“7%左右”。

  为何是“7%”?沿着时间的坐标看向未来,在2015年完成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个历史节点的到来就仅剩五年。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曾表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第一个一百年,就是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2020“翻一番”的要求划定了未来六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大任务。由该目标反推,7%左右的增速足以让中国在2015年赶上全面小康的进度。

  长远发展目标外,短期的区间管理也是中国经济增速目标制定的一个重要视角。过去十年间,中国经济增速目标曾连续七年锁定8%。官方当年之所以反复强调“保八”,一个重要理由就是经济增速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对应关系。

  当下,官方稳就业的政策力度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虽然市场曾反复猜测官方能接受经济增速下限的数值,但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所谓的下限就是就业不出问题。

  不过,和“保八”那些年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中国经济增长中服务业的贡献在2014年已经接近半壁江山。单位服务业增长对就业拉动是制造业的1.3倍,这意味着就业对经济增速刚性需求正在下降。

  据测算,当前中国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就可以新增加就业超过170万人。2014年,中国7.4%的经济增速带来了1300万的新增就业。考虑到GDP庞大的基数和结构的变化,7%的增速足以在2015年带来和去年相同的就业增量。

  “翻一番”和“稳就业”这一长一短期的两个需求共同划定了中国经济增速的下限,而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中国经济内在禀赋的变化和调结构,转方式等政策措施的要求则共同降低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天花板”。

  过去一年,中国经济领域最热的词汇莫过于“新常态”。新常态下,除了确保经济不失速来稳住就业,官方一个重要政策取向就是淡化对GDP的过度强调,以免各地因绷得太紧无暇转型甚至重走老路。

  这一思路在本届领导人履职后得到充分体现。中共十八大后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稳增长”仅出现两次。次年,官方又为经济增速增添了“不会带来后遗症”的要求。

  2014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官方更是明确诠释了新常态的内涵,要求主动适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此番GDP下调正是上述要求的具体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与“下调”相呼应,官方制定预期目标时还使用了“左右”二字,这一做法进一步增强了政策的灵活性。

  “左右”所对应的空间拓展,说明7%不是一个刚性要求,而是一个区间概念。这意味着,2015年,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中,中国不同季度的GDP增速无论比7%高一点还是比7%低一点都将被判定为正常。而官方将继续保持定力致力于经济升级,不会因短期增速波动而重走老路。(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