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李克强记者会透露哪些经济信号?

2015年03月16日 15:06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

  15日上午的总理记者会,17个问题中,经济问题占了8个——经济会不会继续放缓?中国是否已进入通货紧缩?怎么看金融风险的累积?是否会出台新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今年的记者会,透出大把积极的经济信号。

  1

  既要长期预期,也要当期信心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克强对于中国经济增速问题的判断。总理给出的最新表态是:“如果速度放缓影响了就业收入等,逼近合理区间的下限,我们会在稳定政策与稳定市场对中国长期预期的同时,加大定向调控的力度,来稳定市场的当期信心。”

  表态背后的积极信号很清晰——市场需要长期预期,但也需要当期信心。这就好比负重爬坡,应该减速换挡,但决不能失速溜车。

  意思再清楚不过了:如果市场有需要,政府该出手时就会出手。

  为什么这么有底气?用总理的话说:“这几年我们没有采取短期强刺激的政策,可以说运用政策的回旋余地还比较大,我们‘工具箱’里的工具还比较多。”

  2

  不怕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

  昨日的记者会上,几家媒体都提到了经济风险问题——影子银行、地方债、通货紧缩,每个都是烫手山芋。

  总理回答得很务实。回应金融风险时,他坦承:“中国的确存在着个案性的金融风险,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

  为什么?因为中国的经济还处于合理区间,还有比较高的储蓄率;地方政府性债务70%以上是投资性的,是有收益的。

  但总理同时表明:“我们允许个案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按市场化的原则进行清算。”

  这一积极信号意味着金融改革会继续朝着市场化的方向深化。总理透露,今年会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这意味着,若改革得当,金融风险不仅可控,还能转危为机。

  3

  保持房市平稳,

  支持电商发展

  面对《金融时报》记者关于中国政府是否会出台政策重振房市信心的提问,李克强给出了明确表态:中国城镇化进程还在加快,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是刚性的。

  总理强调:“政府要鼓励居民自住性住房和改善性住房,保持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又是一个积极信号。但这里要注意,总理没有“一刀切”,而是讲究“要强化地方政府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责任,因地制宜,分城施策”。

  谈了老房市,还有新网购。李克强出人意料地给媒体“爆料”:我网购过,最近还买过几本书。并且他表示,“我很愿意为网购、快递和带动的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做广告”。

  这个表态背后是中国经济增速的结构性变化。2014年,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2%,高出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服务业比重提高意味着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所能够拉动的就业人数将远超以往。这可以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与更长久的预期。

  至于新业态是否会冲击实体?总理的回答“时髦”又深刻:“最近互联网上流行的一个词叫‘风口’,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顺势而为,会使中国经济飞起来。”

  4

  维护台商权益,密切中美合作

  面对台湾媒体提出的台商在大陆遇到一些经营和发展困难的问题,总理送出一颗“定心丸”:“大陆将会继续维护台资企业和台商的合法权益,继续保持对他们的合理优惠政策。”

  在回答中美关系问题时,李克强也着重谈到了正在推进的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过去,中国对外商投资的管理采取的是全面审批制,而美国对外国投资的安全审查也让来自中国的企业头疼不已。而目前这个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一旦成功,中美的投资者都将迎来更加透明和更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李克强说,此举本身就是在打破合作“天花板”,虽然谈判会有个过程,“但它向中美、也向世界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就是中美经贸关系会更加密切,这个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会更沉更稳”。

 

【编辑:张明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