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制造海外形象遭遇“难言之隐” 需自我救赎

2015年04月10日 09:35 来源:央广网  参与互动()

  央广网财经北京4月10日消息(记者吕红桥)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国务院办公厅最新印发《2015年全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要点》,明确了6个方面、24项重点工作。其中,开展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维护“清风”行动,提法新颖,引发关注。这个行动的内容是: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对出口非洲、阿拉伯、拉美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重点商品,开展专项整治。

  中国制造在发展中国家遭遇“难言之隐”

  对于这次的“清风”行动,有两个疑问。一是为什么针对非洲、阿拉伯、拉美,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对此,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邢厚媛这样解读。

  邢厚媛:这些国家您一看就知道属于发展中国家。实际上,最近几年我们出口前往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商品,的确是有处于低端的情况。包括有个别的国家认为我们出口的是假冒伪劣商品。

  而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则有着更切身的体会。

  张建平:包括我本人在国际场合都被问到过,中国出口到非洲产品的假冒伪劣问题。中国制造的假冒伪劣产品,在很多发展中经济体确实有劣币驱逐良币的苗头,形势是非常严峻的。

  制造大国的自我救赎

  第二个疑问就是哪些出口产品,可能是专项整治的“重点商品”?让张建平在国际场合遭遇尴尬的假冒伪劣商品,肯定位列其中。不过,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认为,还有一种商品同样不容忽视。

  赵占领:一些产品缺乏自主原创,没有核心的知识产权,主要靠仿冒、山寨,或者是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品牌附加值比较少。

  对于所有的重点商品,专项整治的方法也很明确,就是要建立健全跨境执法协作机制,结合全球价值链布局,积极为优秀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拓展正规产品销售渠道。形象点说,就是“扶正祛邪”。张建平认为,中国制造的形象将因此大大提升。

  张建平:很多相关的政府部门是分兵把守、各司其职的,对于打击假冒伪劣都有针对性的安排。所以我觉得未来三年当中,会收到比较好的成效。对于我们改善中国制造的形象,我觉得有很重要的推进作用。

  透视专项整治下的企业生存危机

  但是,也有一些现实问题需要考虑。我们知道,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有大量的小商品生产和出口企业,靠生产低端甚至偷工减料的产品,游走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实施专项整治,这些企业中的一部分,将面临生存危机。

  记者了解到,对于生产低端产品,不少企业也表示无奈。一方面,全球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总有一些企业受消费能力的限制,需要这样的产品;另一方面,一分钱一分货,国外的进货商拼命压价,产品质量出问题也在所难免。浙江国际贸易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邓超锋说:

  邓超锋:从企业自身来讲,只要保证利润的情况下,谁也不愿意去做这种事情。是因为他们价格要求很低,所以我们的企业有些时候可能会偷工减料一些。比如说塑料模具需要3毫米,那我们可能就做到2.8毫米。

  的确,进行专项整治可以迫使一些企业转型升级,向价值链的更高层次前进。现实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但是,剩下的企业怎么办?出路又究竟在哪里呢?邢厚媛给它们支了一招。

  邢厚媛:我给他们支的招儿就是,把厂迁到出口地,在当地生产。因为他劳动力便宜,您可能只需要运点原材料,到那儿去生产。我觉得,这一类可以通过产业转移,整体的成本降低了,质量上就可以稍微有保障些。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清风行动,这次印发的工作要点还在其它多个方面做了部署。包括:互联网领域专项行动延长一年;深入推进农村和城乡结合部专项整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车用汽柴油专项整治;以及推进软件正版化。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