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马骏:中国没有进入通缩 是否降息暂时无法判断

2015年04月14日 10:28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14日讯 (记者 马常艳) 继3月CPI和PPI等经济数据先行发布后,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也将于本周起陆续出炉,有关“中国将进入通缩”的预警再起。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目前CPI同比增长还是正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并没有进入通缩,但还是有一定下行压力,还是要防范通缩的风险。

  上周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3月CPI同比上涨1.4%,涨幅与上月持平,今年以来CPI一直处于“1时代”(1月CPI为0.8%,低于1%);PPI同比下降4.6%,降幅比上月缩小0.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同比和环比跌幅“双收窄”,但PPI数据已经连续37个月为负。

  马骏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下行压力简单来说来自于PPI长期负增长,PPI经过一段的时滞会传导到CPI。他认为,PPI负增长的原因很复杂,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石油价格。从国际上来讲,由权威机构估计的70%的油价下跌是供给面的因素,包括美国的供给面因素和沙特的供给面因素。如果下半年油价有所反弹,由这个方面带来的通缩压力会有所缓解。他提醒,产能过剩等方面的通缩压力也要关注。

  马骏说,强烈的通缩预期对投资和消费都会形成负面影响。“比如,消费者觉得明年东西更便宜了,今年是不是就少买一点,会推迟消费;如果投资者形成一个普遍通缩预期,会认为定价能力下降,卖的产品明年会更便宜,利润可能就会下降,就会三思是否还做投资。”

  对于各方关心的未来是否还有降准和降息,马骏认为货币政策是根据经济和金融情况的变化而调整,央行无法在目前的时点精确判断未来一段时间经济的变化。

【编辑:曾会生】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