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每4天有3家公司在改名 A股再掀变脸潮

2015年04月20日 07:58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

  4月20日起,上市公司熊猫烟花A股证券简称正式变更为“熊猫金控”,由一家烟花生产商,彻底转型为一家金融公司。

  熊猫烟花只是众多加入改名热潮的上市公司之一,统计显示,从2015年1月1日至4月17日,共105天,沪深两市共有79家公司变更证券名称。如宝丽来舍弃餐饮与酒店业务,追赶热捧板块“高铁”,改名神州高铁;因主业下滑,科冕木业欲变身“朝阳行业”,更名天神娱乐,等等。各公司更名理由各有千秋,但更名后都大多带来了股价的大幅上涨。

  上市公司更名热的背后,究竟是为资产重组或变更主营业务,还是为迎合热点炒作?

  □新京报记者 朱星 北京报道

  两年多390家公司改名

  同花顺数据显示,仅2014年一年,A股就有160家上市公司变更名称,2013年为151家。而进入2015年以来,沪深两市更是上演改名热潮,截至4月17日,共105天,已有79家上市公司完成证券更名。

  上市公司更改股票名称分为被动改名,如股票被ST,或者摘除ST;另外一种是上市公司主动改变证券名称。

  进入2015年以来,像一汽夏利由于连续两年净利润亏损,被深交所实行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为*ST夏利(000927);*ST仪化则由于撤销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自3月31日变更为石化油服(600871)。

  而在上市公司主动改名中,最常见的是公司完成资产重组,变更主营业务或实际控制人后,为了与主营业务相符,变更股票名称。

  1月15日,高金食品变更为印纪传媒(002143),这次变更是由于印纪传媒借壳高金食品成功后,公司控股股东和主营业务都发生了改变,故变更了公司名称。

  除了换老板改名外,宣称转型的更名也是部分上市公司所热衷。例如2014年1月,鲁丰股份变更名称为鲁丰环保(002379),宣布向环保进军,之后股价的确上涨了,但到目前为止,有色金属加工还是其唯一的主营业务来源。

  紧跟热点转型的熊猫烟花(600599)拟更名为“熊猫金控”,宣称网络金融为其未来重要发展方向,遭到上交所两度问询。

  还有的更名则奔着隐匿黑历史去的,因造假上市的绿大地,去年8月更名为云投生态(002200),希望能通过改名,重拾投资者的信心。

  改名多紧跟热点概念

  上市公司更名的一个特点是紧跟时下的市场热点。

  统计数据显示,1998年,沪深两市更名的上市公司共26家,其中23家是因为ST原因更改,只有3家是主动改名,1999年,上市公司主动改名逐渐增多,达到36家,2000年,主动改名的进一步增多,超过80家。

  1999年5.19行情以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改名掀起“网络科技潮”,“科技”、“高科”、“科创”等成为新名称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如2000年以煤炭、化工产品为主要业务的“兰花股份”,摇身一变成为“兰花科创”。

  自此以后,上市公司的更名多紧跟当时的热点概念。2007年房地产市场繁荣时,名字中带地产、置业的上市公司增多。

  在最近一轮的更名潮中,环保、影视、游戏、金融等成为热门词汇。

  2014年1月24日,鲁丰股份更名为鲁丰环保,表明进军环保产业的决心。

  2014年8月12日,远东电缆更名为智慧能源(600869),紧跟智慧城市的概念,2013年9月,该公司刚刚由三普药业更名为远东电缆。

  创兴资源(600193)的更名史很好地体现了更名要紧随潮流:创兴资源上市之初证券名称为“厦门大洋”,2001年,更名为“创兴科技”;2007年又改为“创兴置业”,到了2011年,改为现名创兴资源。

  A股中,更名次数最多的是阳煤化工(600691),多达13次;西部资源(600139)和浪莎股份(600137)以12次更名紧随其后,西部资源曾用过东方电工、鼎天科技、绵阳高新等名称。

  遭上交所两度问询的熊猫烟花改名为“熊猫金控”,正是青睐于当前正热的互联网金融概念。

  更名后持股30天平均涨幅10.07%

  面对愈演愈烈的更名热,监管政策层面目前并无明确限制,只要经过公司董事会等法定程序,到工商局变更登记即可。

  低成本改名背后,是带来的股价上涨。据同花顺统计,上市公司发布更名公告后,持股30天平均涨幅达10.07%,持股20天上涨概率达68.57%。

  1月20日,宜华地产(000150)宣布,公司名称“宜华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已经不能概括公司的主要经营内容和未来发展战略,董事会决定将其变更为“宜华健康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受此消息影响,宜华地产股价当日便涨停;此后4个交易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达28.42%;湘鄂情改名中科云网后,8个交易日涨幅超过六成。

  人民大学证券与金融研究所教授顾雷指出,有的上市公司,所在的行业不是热点领域,股价一直低迷,大股东为了套现,会通过收购或其他方式,进入一个热门领域,提升公司的关注度,进而吸引资金进入,抬高股价,达到套现的目的。“但其主营业务其实并没有改变,只是为了炒作股价。”

  顾雷表示,对于老老实实研究公司价值的投资者而言,并不希望公司经常变化名字和主业,因为这意味着投资者需要重新开始研究这家公司。

  警惕换名不换业

  面对上市公司改名,投资者需要警惕的是,名字似乎和热点挂钩,但主营业务其实没有改变的公司。

  通过改名表明进军环保行业的鲁丰环保,还是未改变主营业务为有色金属的现状。2014年半年报显示,有色金属加工带来的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88%,是其业务收入来源。

  由“科达机电”更名而来的科达洁能(600499),主营业务依旧是生产销售建筑陶瓷,与环保概念还相去甚远。

  拥抱大数据概念忙转型并借此改名的中科云网,也没有摆脱经营困境。中科云网2014年业绩快报显示,2014年营业总收入同比下滑19.37%,净利润亏损5.6亿元。中科云网称,是由于餐饮业态营业收入仍持续下降,环保项目的营业收入未达预期,以及新媒体大数据尚无营收贡献所导致。为中科云网贡献收入的,依旧还是餐饮业。

  星河生物(300143)在2012年将公司名称改为“茹木真”,不过,市场并不买账,公司利润下滑,股价也不断下跌。无奈之下,半年之后,公司又更名为星河生物,改名之后股价就连续四个涨停,不过,公司的业务却未发生变化。

  分析人士指出,上市公司更名的无节制,不仅反映了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机制方面的某些制度性缺陷,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很有可能正是近期某些上市公司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操纵股价行为借机大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

  顾雷建议,针对目前上市公司更名的不规范性,监管部门应该出台一个《关于统一上市公司更名的暂行规定》,对上市公司的名字进行规范,要求上市公司的名称能够体现其主营业务,让投资者能够有所分辨,而不是任由上市公司去跟着热点炒作。

【编辑:陈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