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互联网金融求贤若渴 一人难求成常态

2015年04月20日 11:32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

  对于视人才为第一资源的金融行业,人才建设是重中之重。随着移动互联网对传统金融行业的渗透,“跨界”、“创新型”金融人才日显稀缺。记者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上采访发现,深圳传统金融行业人才流动性大,而新兴的互联网金融行业普遍缺乏产品研发和风控人才,“一人难求”成常态。

  “短短3个小时,我们就收到了40多份简历,金融行业魅力依然在,但是从面试的情况来看,缺乏研发新险种人才。”台湾职业经理人陈国栋表示,保险金融销售无形产品,对从业者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保险行业人员流动率达80%,不断有新人加入带来了新动力,但并没有很多研发新险种的人才加入这个行业。

  传统金融行业缺乏专业人才,而新兴的互联网金融更是出现“一人难求”的窘境。“新产品研发、网络推广和风控方面的专业人才都非常稀缺,我们公司也为招不到专业人才而苦恼。”浩海金融曾经理指出,人才紧缺是互联网金融业全行业面临的难题,目前从事互联网金融的人员大部分是从传统金融业和电子商务业转行过来的,他们容易缺乏互联网思维,难以适应新形势开发出新的金融产品,优秀人才供不应求。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新兴产业,目前各个公司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普遍缺乏从业经验丰富的人才。”顶才猎头经理田茂琴告诉记者,企业招聘时很难测试人才的真实能力,要等到员工真正上岗后才能知道其是否符合企业需求,这也增加了金融行业招人的难度。此外,如今大部分的互联网金融公司都是按照传统金融模式来做互联网金融,很多的公司并不一定能投入足够资金来研发新项目。“金融企业应加大对研发新产品的资金投入。”田茂琴说。

  培训的滞后也加剧了金融业的人才危机。香港金融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张奕敏指出,由于没有足额经费开设与社会接轨的金融课程,许多高校开设的金融课程比较滞后,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并不能够适应金融业的新挑战。他认为,政府应该加大投入,支持高校开设金融新课程,并加强实践课程的开发。

  在职培训方面,“大部分深圳金融企业都是临时聘请老师来给员工上上课,这种培训是不合格的。”张奕敏说,香港的金融企业都有固定培训机制,即每个级别的员工都有相应的培训课程,通过面对面培训和学习网上课程后,考试合格后才能晋升。“金融企业应有系统化、自主化培养机制,还要多多走出去,分享学习其他企业的实践经验,再来调整企业内的培训机制。”(记者 方胜 罗莉琼)

【编辑:左盛丹】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