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瞄准“稳增长调结构” 中国宏观调控将再祭组合拳

2015年04月20日 20:0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2015年中国首季经济数据上周出炉,显示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刚刚过去的周末,决策层释放出“稳增长”与“调结构”并重的政策信号。

  中国央行19日宣布,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实施定向降准措施。这是央行自今年2月4日宣布实施“全面+定向”降准后两个月内第二次使用该种货币手段,而且力度更大。

  此次央行“全面+定向”降准,从总量上看,将释放出上万亿元的银行资金,对实体经济将是巨大支持;从结构上看,“三农”和小微企业将精准受益。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张跃文分析认为,降准除可以增加银行体系内流动性,降低部分企业信贷融资的成本,让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外,还利于推进置换1万亿元地方性债务政策落实,使银行利用新增流动性资金购买地方政府债券,化解金融风险。

  不久前公布的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尽管经济增速小幅放缓,但“7%”的增长速度处于“新常态”的合理增长区间。更重要的是,人均可支配收入、就业、居民消费价格和市场预期都基本稳定,而新生动力则在加快孕育,这些不断累积的积极因素,为进一步调结构提供了空间支持和内生动力。

  中国是经济结构复杂的大国,实体经济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决策层在侧重发展服务业、优化经济结构之余,仍不能放松对实体经济的扶助。

  一般而言,在财政刺激政策空间有限的情况下,货币宽松成为稳增长的必然举措。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表示,无论是普遍降准,还是定向降准,都是为了结构调整,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投资势在必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4776亿元。但政府不唱“独角戏”,要更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多领域。

  普遍认为,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也是未来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型的必要手段。针对目前民间投资有所下降的新情况,中央已出台了为民间投资松绑、打破特殊行业垄断的措施,包括简政放权、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等亟待落到实处。

  张跃文表示,在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实施过程中,中国将祭出更多政策“组合拳”。这些“组合拳”除了降息、降准等释放流动性的货币政策外,还包括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

  财政政策中,在提振实体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落实国家创新增长战略等方面仍有更多操作空间。

  今年以来,中国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发力,政府层面也不断出台利好举措,包括取消、停征和免征合计54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面清理省级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扩大享受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小微企业范围;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等。

  产业政策则包括培育国家新兴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使优势产业部门在国际上有更强的竞争力。

  “中国制造2025”这一长期战略性规划总体部署业已出炉,涵盖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智能制造、工业强基、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5项重点工程,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等10大重点领域。

  “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保持定力,灵活施策,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用好多种政策工具,守住稳增长保就业增效益的基本盘。”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在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上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预调微调,更加注重定向调控,用好增量,盘活存量,重点支持薄弱环节。

  来自决策层的一连串政策取向显示,中国在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稳增长”措施,以及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调结构”手段都十分充足。

  专家预计,中国瞄准“稳增长、调结构”的宏观调控政策“工具箱”将在这个季度进一步打开,以积极主动地进行预调微调,保证经济行稳致远。(记者 刘斐 任沁沁 李云路)

【编辑:吴涛】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