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互联网+”时代上海怎堪被“边缘化”?

2015年04月21日 17: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社上海4月21日电 题:“互联网+”时代上海怎堪被“边缘化”?

  作者 李佳佳 缪璐

  在最近的一次访谈中,百姓网创始人兼CEO王建硕说,如果再有一次创业机会,“将不会选择上海”。

  记者也以同样问题求教于选择在北京创业的融360创始人兼CEO叶大清,得到的回答是“上海有金融人才,但在互联网领域,却没有形成集聚效应”。

  就在不久之前,此间媒体上的一篇“上海互联网产业为何沉沦”激起阵阵涟漪,文章再一次将“上海为何出不了马云”的困惑摆在政府官员、业界人士乃至公众面前。

  犹记当年,以陈天桥为代表的盛大网络曾开启过上海互联网产业最辉煌时期,他的成功更是激励过一大批有志于在互联网领域创业淘金的年轻人。

  这么多年过去,上海不仅再没出过另一个“陈天桥”,如今与北京的小米、京东,深圳的腾讯相比,上海的互联网名企少之又少,为数不多的几个还遭遇被并购的命运,比如万达3亿美元控股快钱,58同城2.67亿美元收购安居客。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饿了么”网络订餐平台创始人兼CEO张旭豪看来,是“上海互联网龙头企业匮乏,从业人员数量相对较少,使得互联网创业源动力不足”。

  今年,“互联网+”被写入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互联网+”正式被纳入顶层设计,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可放眼上海,情况却是差强人意。

  PC互联网时代还算领先的上海,正在这一轮移动互联网浪潮中被“边缘化”吗?

  在首期交大安泰EMBA“上交创业汇”上,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说起了这么一个现象,在京沪同期开租的SOHO3Q样板间内,“北京已经租满,而上海才租了30%左右”,这些企业中,互联网企业已达到95%甚至100%。潘石屹补充道,“创业氛围不浓郁,也成为上海互联网行业不可忽视的短板”。

  上海当局似乎看到了问题所在,提出了创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并竭尽所能地在税收和政策方面为创业者提供各种优惠。

  不过,这在王建硕看来却被认为是一种“温室呵护”,“互联网创业公司如果希望借助外力获得大发展是不太可行的,互联网创业者更多需要的是颠覆,是要看你拿走很多东西是不是还能活。”

  上海上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邢飞也认为,政府需要转变“只关注大企业,而忽视小技术的观念”,从而为互联网创业者营造更加自由的气氛。

  当然,需要转变的还有上海人的观念。长久以来,上海人素以精明著称,更崇尚“买办”文化。在上海,世界五百强企业众多,当地人更乐意进入这样的公司工作,因为对于注重生活品质的上海人来说,创业有风险,不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因此,“互联网+”时代上海亟需颠覆的还包括了年轻人的心态,用潘石屹的话说:“年轻人拿出一张名片来,不要觉得只有世界五百强企业才有面子。”(完)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