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互联网+私募”与P2P争抢资金 零风险模式引发争议

2015年05月04日 09:10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参与互动()

  在此轮尚难言“顶”的牛市里,股民们获利翻番的大有人在。在财富效应的刺激下,大量看重年化10%左右收益率的P2P投资者也坐不住了,纷纷抽出资金转投股市。日前,清科集团董事长倪正东公开表示,“最近股市很好,很多的钱都从P2P平台转到了股市里”。

  不过,面对股市的高风险,还是有不少投资者迟疑不决——到底是赌一把牛市里的暴利,还是继续稳赚10%左右的年利。在此情景下,私募基金们一不做二不休,索性也引入了互联网思维,尝试用“互联网+私募”的方式,让风险厌恶者也能放心进入股市,享受牛市的红利,规避熊市的风险。“互联网思维最重要的是免费,且最大程度保证用户的利益,因此‘互联网+私募’模式的关键就是要去掉以往的管理费和分成,并且让用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赔钱”,若美投资总经理杜朝颖表示。

  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若美投资就正在募集一款“互联网+私募”型的产品,以用户投资100万元计算,该基金完全免费,不提取“行规”中1.5%的管理费,同时,100万元的投资收益也全部归用户所有,管理者也不提取“行规”中20%的收益分成。

  当然,“互联网+私募”型基金也不是活雷锋。“我们会根据用户的资金,以1:5的比例进行配资,我们获取‘5’那部分的投资收益”,杜朝颖表示,“当然,我们自身也会承担整个‘6’的投资亏损”。

  对此,有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对《证券日报》指出:“这种模式下,收益与风险并不对等,相当于基金将用户本应承担的风险全部揽到了自己的身上,同时还有所放大,因为其还要同时承担配资的利息成本。一旦出现系统风险,爆仓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不过,杜朝颖认为,这种模式也是基于对市场长期看好下的一种创新。“在‘免费模式’大行其道的今天,如何将‘投资者’概念变为‘用户’概念,如何把互联网思维、互联网金融引入到私募基金行业,如何定义‘互联网+私募’,都需要不断的创新、甚至是试错来实现。”证券日报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