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城市群建设成区域经济发展依托 产业结构悄然生变

2015年05月08日 09:27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

  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三大国家战略日前均已发布。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相关部门目前正加紧制定“三大战略”详细方案,争取尽快出台。其中,交通运输部最新公布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实施方案。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巡视员欧晓理日前透露,“一带一路”不存在缺席省份,各个省区都要编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方案。要在今年9月最晚10月完成地方实施方案与国家规划的衔接。

  据记者了解,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成渝城市群规划或于今年上报。业内人士表示,“三大战略”正由顶层设计转向专项规划与具体实施并进阶段。在稳增长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三大战略”的实施为经济增长带来的拉动效应备受关注。从三大战略规划看,以城市群建设为依托,扩展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已经明晰;以基建和装备制造为投资主体的投资模式正在形成,投资区域和产业结构已悄然生变。

  城市群建设成区域经济发展依托

  业内人士称,“三大战略”作为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撑,跳出过去以省为单位的区域战略格局,战略部署更多考虑板块之间的互动,从而拓展区域发展新空间,以城市群建设为核心,拉动区域经济增长。

  目前,长江经济带已发展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战略支撑作用最大的区域之一。一季度长江经济带所覆盖的沿线11个地区,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速。国务院日前批复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未来长江经济带将要构建五大城市群。以长江三角洲、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跨区域城市群为主体,以黔中和滇中两大区域性城市群为补充。努力将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重要支撑、全国经济新增长极和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城市群。

  国金证券分析师李立峰表示,长江经济带覆盖11省市,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规划》是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又一重要举措,并将长江经济带的区域作用辐射至全部沿海地区,其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可媲美京津冀一体化。

  京津冀地区也呈现出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一季度河北省经济增速为6.2%,增速同比加快2个百分点,成为全国一季度经济增速提升最快的省份。尽管日前国务院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未对京津冀城市群建设进行阐述,但业内人士表示,在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三大城市群之外,京津冀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也将进入国家级城市群编制。根据国家此前发布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按照“2+8”的模式制订,京津冀都市圈包括北京、天津两个直辖市和河北省 8个次中心城市,为了更好地衔接整个河北省的规划,预计新的京津冀城市群或将涵盖整个河北省。

  成渝城市群则以2011年获批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为依托,横跨四川省和重庆市,以成都、重庆两城市为核心,包括四川省内11城市以及重庆整个地区。在国家层面,成渝城市群已纳入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规划中。与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一起,分属长江上中下游、西中东区域。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成渝城市群规划预计于今年上报。

  基建和装备制造成为投资重点

  市场人士认为,“三大战略”的推进不仅在长远上对中国战略转型有着重大作用,短期来看,稳增长的能力也不可估量。

  据财政部测算,京津冀一体化在未来6年需要投入42万亿元。也就是说,在2020年前,京津冀地区及相关产业将迎来平均每年7万亿元的投资机会。这些投资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京津冀三地将快速着手补齐基础设施的“最后一公里”。42万亿元的基建投资之外,能源和产业转移等领域可能撬动的投资或达百万亿元。

  着重强调“海、陆、空”的联动和衔接,“综合”和“立体”是长江经济带规划的最大亮点之一。分析人士表示,长江经济带更注重铁路、公路、港口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建设不同于其他投资,不存在过剩等未来隐患,又能为经济转型提供条件。

  “一带一路”拉动的基建投资项目正陆续启动。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表示,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首要前提与核心关键。今年将启动的铁路、公路、水运、港口等重大基建项目即将公布,在项目分布上,“铁公机”占全部投资的68.8%。其中,铁路投资近5000亿元,公路投资1235 亿元,机场建设投资1167亿元,港口水利投资金额超过1700亿元;预计通向东南亚的基础设施建设率先启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等印度洋战略性港口或成为首批建设港口。

  管清友表示,根据相关统计,目前各地“一带一路”拟建、在建基础设施规模已达1.04万亿元,跨国投资规模约524亿美元,按照基础设施建设周期为2至4年计算,今年由“一带一路”拉动的投资规模或在4000亿元左右,预计将拉动GDP增长0.2至0.3个百分点。

  吸引社会资本参与

  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战略规划研究室主任高辉清认为,未来随着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化推进,将带动交通、市政、公共服务、行政体制等各方面协调推进。投资的着力点很可能是先建设民生相关的“硬件环境”,再逐步有序提高“软件环境”。

  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孙学工日前透露,“一带一路”内部规划即将发布,将会对国内省区布局等做出统筹安排。分析人士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包括了大量新兴经济体,很多国家在基础设施、通信设备、装备制造领域存在发展短板,具有迫切的改善需求,市场潜力巨大,预计各省在对接方案中将出台不少推动基建和装备制造发展的政策。

  分析人士表示,从多地发布的对接“一带一路”建设方案看,地方政府正从依靠土地财政推动投资走向依靠吸引社会资本加大投资力度。以丝路基金为例,据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目前不少地方政府推出地方版“丝路基金”,以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它更倾向于以一种主权投资基金的形式进行投资,也不排除PPP(公私合营)的合作方式。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称,现在很多社会资金没有合适的投资领域,这都可以跟着国家战略参与丝路基金。另外,比如保险公司、社保基金这类机构投资者,对投资回报要求不太高,适合长期投资的也可参与。

  分析人士称,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三大战略”项目建设,有利于提高投融资效率。

【编辑:陈鸿燕】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