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银行“惜贷”情绪抬头 信贷结构调整仍需加码

2015年05月08日 11:36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稳增长毫无疑问地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那么,如何让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途径更加通畅就显得尤为重要,而银行无疑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不过,记者注意到,近期由于资产质量承压,不少银行“惜贷”情绪有所抬头。专家分析,不良压力下,银行风险偏好的实质性下降影响了其信贷投放。未来银行必须根据自身发展战略和风险偏好,加大信贷结构调整,才能让支持实体经济的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贷款“两极分化”
  记者近期在采访中发现,一方面,部分中小企业由于经营困难,资金流愈发紧张、贷款意愿强烈,却仍面临难以申请到贷款的境况。一份研究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由于银行“惜贷”现象持续已久,和3月份相比,中小企业的资金流进一步告急,银行每天都需面对大量求贷的企业,但其中多数难以通过审批。部分银行对于已有合作的企业的贷款规模采取维持或逐渐压缩的举措。
  另一方面,对于一些新兴行业,部分银行也面临着“想贷却不敢贷”的尴尬。“一些新兴行业的风险很高,目前银行还看不准,对于这些企业的融资产品也需要创新,只能先找一两家企业试点作为探索,看有没有大面积复制的可能。”南方一位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对于授信的谨慎态度也让很多银行对优质客户趋之若鹜。“目前好的大客户很难找,对一些大企业想发放贷款却贷不出去。”另外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差异还体现在贷款利率上。据记者了解,对于有政府背景的或者大型的企业,银行的贷款利率可以适当下浮,而对其他企业的资质和抵押物要求愈加严格,对部分中小企业,即使利率上浮银行也不太愿意授信。
  一位大型制造业企业负责人也告诉记者,自己的企业目前不太需要银行贷款,一是由于目前经济下行,订单减少;二是通过股市和发债等直接融资手段,企业可以获得更便宜的资金。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比重继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银行也尝试通过投行业务等综合化金融服务来为授信企业筹集资金。
  但上述企业负责人称,银行提供的一些投行业务企业之前也尝试了一段时间,但还是觉得费用有点高就退出了。“通过银行的间接融资成本还是太高了。”他说。
  而实际上,在监管层的推动和一系列政策的鼓励下,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正在下降。根据央行抽样调查统计,3月末企业贷款利率为6.32%,较年初和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2个和54个基点。
  风险偏好实质性下降
  此前,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月,每个月银行的信贷投放量都超过了1万亿元。
  但从增速来看,一季度信贷增速有所放缓。仅从五大行来看,一季度贷款平均增速为3.92%。与去年同期相比,除交行外,其余四大行贷款增速均出现放缓。
  进入二季度,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形势依然严峻,主营业务收入增速下滑,企业库存压力加大、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趋势或仍将持续,对银行的信贷投放形成制约。
  刚刚公布的上市银行一季度报显示,银行资产质量仍在惯性下降,银行风险管理不容松懈。有统计显示,五大行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速均未超过2%,不良贷款激增501.49 亿元,几乎是去年一季度的两倍。
  据记者了解,不少银行反映4月份信贷投放量有所减少。业内专家表示,究其原因,主要就在于银行风险偏好实质性下降,反映在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就是更低的贷款增速。
  光大证券的一份研报称,目前银行仍处于风险规避阶段,对高风险领域“惜贷”,仅愿意投放低风险品种,如个人按揭、小企业的贴票、大企业信贷等。高华证券认为,贷款结构进一步朝向个人贷款和中长期企业贷款转移,反映出银行的去风险化模式以及基建支出的潜在加大。
  需加大信贷结构调整
  “银行提供的最基础、而且企业最看重的业务,其实还是信贷业务。”业内人士表示。有分析认为,“惜贷”是银行业的周期性现象,资金成本与资产质量风险都上升时,贷款收益率无法覆盖资金成本和风险,银行便不愿投放贷款。
  从目前情况来看,央行今年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市场流动性有效改善,市场普遍预计银行的不良率也将很快“触顶”,这种情况下“惜贷”将会随之缓解。同时从宏观经济角度看,稳增长需要大规模信贷来支撑,因此加大调整信贷结构势在必行。
  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高度重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保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综合平衡。
  专家认为,稳增长被放在第一位,意味着未来稳增长政策力度将加码。信贷结构调整要与国家信贷政策、产业政策相吻合,才能实现信贷的最优配置,对银行资产质量也构成利好。
  在业内人士看来,资源分散能有效防范信贷风险,银行应该根据国家政策和自身经营策略,调整信贷投放领域。据了解,“三农”、小微企业以及“一带一路”相关行业依然是今年银行信贷投放的重点领域,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等也会得到银行信贷的大力支持。
  “虽然大项目、大企业的贷款银行都想要,但这些贷款期限长、收益低,大都还要给予优惠的利率。对于银行而言,通过调节信贷资源,找到有效益、有质量的信贷需求更为重要。更为关键的是,要提升信贷产品创新能力,形成多元化、有特色,契合地区、产业特点的信贷产品体系。”前述业内人士强调,应该多开发信贷组合产品、供应链融资、网络融资、银团贷款等创新产品,在满足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做到降低风险,保证银行的收益。

【编辑:陈鸿燕】

>经济新闻精选: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服务 | 法律声明 | 招聘信息 | 网站地图
 | 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